雷倩:2035年可能中国标准成为全球标准

妇联会主委雷倩接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4月17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中美关税大战全面升级,中华妇女联合会主任委员雷倩接受中评社专访时直言,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关税战,本质早已超出经贸范畴,进入全球标准制定权与货币霸权的结构性竞争。她强调,若当前趋势持续推进,至2035年,世界可能不再遵循“美国标准”,而将迈入“中国标准”的新时代。

  雷倩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伯格学院传播学博士,历任“立委”、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广播公司副总裁、信心希望联盟主席等职,长期关注国际经贸议题。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已演变成美中关税大战,雷倩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提出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战略蓝图本来就有盲点,但特朗普的执行层面因粗暴且粗糙,更让美国陷入几个战略困境。

  她分析,特朗普政府的激烈关税措施,将导致全球贸易去“美国中心化”、去“美元化”,并推动储备体系的多元化,最终削弱美国掌控全球经济的能力。当美国试图用高关税和中国硬脱钩,想从全球供应链中抽离中国这个关键供应方,实际上等于切断自己稳定的供应来源。两者相较之下,供给方(指中国)的回旋能力往往会比需求方(指美国)更强。

  雷倩指出,若以当前趋势推演,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将不再是美国的单极化,而是分裂为以美国与非美国为代表的多极体系。当非美体系开始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技术标准、产业协作模式与金融支付体系,世界标准将不再由美国独掌。

  雷倩强调,现在是2025年,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经完成下一阶段布局,到了2035年,中国标准很可能成为全球标准。而这个变化并非空谈,她举例指出,中国企业如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奇瑞汽车等,近年积极布局欧洲,在匈牙利、波兰、西班牙等地展开产业协作,建立起属于中国的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生态,所以中国与全世界新兴市场正在创造另一个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