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行 聚焦后疫情时代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主办方图片)

  中评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卢哲助理记者徐媛)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12月15日在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十余个国家三十余位全球知名智库负责人和资深研究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中美竞争与合作、重启后疫情时代的人文交流、亚太地区发展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合作、国际变局中的中欧智库交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本届智库创新年会共设置五个主题论坛,一场线上对话,并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总裁理查德·哈斯、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充满巨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之变局,在共同克服时艰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信心,需要团结,也需要智慧。贡献智慧、出谋划策是智库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智库的核心价值所在。智库要成为文明交流的研究高地、实践重地,成为国际传播的人才基地。对于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创造性地发挥智库的积极作用,杜占元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胸怀天下,彰显智库价值感召力;二是瞄准全球问题,提升智库思想引领力;三是推动跨国合作,增强智库研究凝聚力;四是面向青年群体,强化智库平台吸引力。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总裁理查德·哈斯指出,智库在国家间的对话中具有重要地位,智库的价值在于其在学界和政府间占据独特位置。智库从事具体政策问题的分析,有责任向国家、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为公众服务,其培养的人才可以在企业、政府、新闻界及外交领域承担更多责任。智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各国智库可以参与二轨、一点五轨的对话与会议,共同讨论世界问题,加强学术、人文之间的交流,弥合分歧并产生新的解决方案。

  CCG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表示,当前,智库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美国有2000多家智库,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智库,智库是因为国家的发展而兴盛的,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智库还会有更大的发展。CCG举办的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是目前坚持时间比较长的智库交流活动,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国智库探讨创新和思想智慧的一个平台。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主办方图片)

  本届智库创新年会共设置五个主题论坛。论坛一以“后疫情时代的中美竞争与合作”为主题,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Colin Bradford(科林•布拉德福德)、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Ian Johnson(张彦)、亚洲协会副会长Daniel Russel(丹尼尔·罗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就中美关系走向、中美经贸趋势、中美矛盾与解决建议等议题展开了研讨。该分论坛由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

  论坛二以“后疫情时代的中美人文交流”为主题,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总裁高级顾问Peggy Blumenthal(佩吉·布鲁门托),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名誉院长、原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副校长冯达旋,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副校长、美国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卸任会长David Fleshler(大卫·弗莱什勒),美国腹地美中协会主席、前密苏里州州长Bob Holden (鲍勃·霍顿),亚洲基金会青年领导力与交流项目高级总监David L.Kim,中美教育基金总裁Madelyn Ross(饶玫),杜克大学校长中国事务高级顾问Denis Simon (丹尼斯·西蒙)就后疫情时代重启人文交流、青年在人文交流中可发挥的作用、二十大报告中的人才举措等问题展开了研讨。该论坛由CCG秘书长苗绿主持。

  论坛三以“后疫情时代的亚洲发展与合作”为主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副教授兼中国项目协调人Hoo Tiang Boon(符祥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Bert Hofman(郝福满)、日本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Masahiro KAWAI(河和正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荣鹰、印度协同基金会总裁Tobby Simon(托比·西蒙)、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马来西亚亚洲战略与领导力研究所所长Michael Yeoh(杨元庆)就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亚太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等领域的位置、地缘政治冲突给亚太区域各国合作带来的影响等议题展开研讨。该论坛由CCG研究员Zoon Ahmed(明竺)主持。

  论坛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合作”为主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CCG学术委员会专家陈文玲,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CCG副主任高志凯,CCG副主任、高级研究员刘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时殷弘,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王义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魏红霞就对外开放合作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美竞争新常态、美对华芯片制裁等问题展开了研讨。该论坛由CCG副秘书长,《经济日报》原驻联合国首席记者张伟主持。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主办方图片)

  论坛五以“国际变局中的中欧智库交流”为主题,全球指南针(The Global Compass)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Bas(让·克里斯托弗·巴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全球解决方案倡议组织(GSI)秘书长Markus Engels (马可思·安格斯)、欧洲-亚洲中心主席Piet Steel(皮特·斯蒂尔)、欧洲政策中心首席执行官Fabian Zuleeg(法比安·祖莱格)就2023年中欧关系、中欧共识、中欧人文交往、智库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研讨。该论坛由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

  同时,CCG新书《理解21世纪的全球化、全球不平等和权力转移——CCG对话全球》在年会上发布。本书由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CCG秘书长苗绿主编,书中辑录和整理了2021年3月至10月举办的“CCG名家对话”的思想精华,致力于向世界分享这些独到的见解,让读者能够瞭解和对比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加深对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世界经济、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美关系等重要议题的理解。

  新书发布会由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Zoon Ahmed Khan主持,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商业与经管编辑总监William Achauer发表致辞,CCG理事长王辉耀、CCG秘书长苗绿发布图书。喜马拉雅共识机构创始人Laurence Brahm(龙安志),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Kerry Brown(克里·布朗),CCG副主任、高级经济学家David Blair(大卫·布莱尔),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高级顾问、CCG特邀高级研究员Harvey Dzodin(哈维·佐丁),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商业、经济、政治与法律高级编辑Jacob Dreyer(卓睿)就全球化趋势、多边贸易体系、中美竞合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此外,CCG还举办了论坛特别线上对话节目,CCG理事长王辉耀与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总裁理查德·哈斯就智库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价值,如何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中美两国如何弥合分歧、扩大共识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由CCG发起,至2022年已成功举办七届。作为在中国举办的全球智库论坛,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关注全球智库行业在发展与创新领域新趋势,旨在促进全球智库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间交流合作,以结合地区政策环境为解决智库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方案,更好承担当代智库的历史使命。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百家智库管理者和资深研究者参与了往届活动。本届论坛还得到了东宇全球化智库基金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支持。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会议截图)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并举办多场主题论坛(会议截图)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并举办多场主题论坛(会议截图)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并举办多场主题论坛(会议截图)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行(主办方图片)

  中评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卢哲助理记者徐媛)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12月15日在京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十余个国家三十余位全球知名智库负责人和资深研究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中美竞争与合作、重启后疫情时代的人文交流、亚太地区发展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合作、国际变局中的中欧智库交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本届智库创新年会共设置五个主题论坛,一场线上对话,并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总裁理查德·哈斯、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充满巨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之变局,在共同克服时艰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信心,需要团结,也需要智慧。贡献智慧、出谋划策是智库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智库的核心价值所在。智库要成为文明交流的研究高地、实践重地,成为国际传播的人才基地。对于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创造性地发挥智库的积极作用,杜占元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胸怀天下,彰显智库价值感召力;二是瞄准全球问题,提升智库思想引领力;三是推动跨国合作,增强智库研究凝聚力;四是面向青年群体,强化智库平台吸引力。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总裁理查德·哈斯指出,智库在国家间的对话中具有重要地位,智库的价值在于其在学界和政府间占据独特位置。智库从事具体政策问题的分析,有责任向国家、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为公众服务,其培养的人才可以在企业、政府、新闻界及外交领域承担更多责任。智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各国智库可以参与二轨、一点五轨的对话与会议,共同讨论世界问题,加强学术、人文之间的交流,弥合分歧并产生新的解决方案。

  CCG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表示,当前,智库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美国有2000多家智库,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智库,智库是因为国家的发展而兴盛的,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智库还会有更大的发展。CCG举办的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是目前坚持时间比较长的智库交流活动,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国智库探讨创新和思想智慧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