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426蓝白抗争的政治意涵及影响
中评社台北4月30日电(作者 柳金财)4月26日国民党、民众党号召支持者上凯道,推动“反绿共、战独裁”游行。前领导人马英九抨击现任领导人赖清德:无能、不当、独裁,造成人民间对抗及两岸紧张。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集会上,抛出罢免领导人赖清德议题,呼吁司法独立及公正性;台北市长蒋万安先前则针对反罢免倡议“倒阁”。赖清德则回应该游行不具正当性,质疑反对党不思反省检讨,反而炮打司法,“将司法案件政治化,对司法伤害何其大”。这场“反独裁反绿共”社会抗争可谓是民进党主政以来,由蓝营所主导最大规模抗争运动。
相对于2006年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主导倒扁红衫军运动,参与人数约36万人,其规模虽难以媲美,但却直逼第二高达25万人。倒扁运动在陈水扁下台前一年半,这次抗争却是赖清德执政未达一年爆发,赖民意支持度及满意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可见大罢免案致台湾社会政党对立及社会冲突更为尖锐,冲击赖清德执政满意度。
首先,民进党施政满意度首度出现死亡交叉。426抗争运动后,据《美丽岛电子报》公布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执政表现满意度出现“死亡交叉”,是上任以来首次不满意(47.3%)大于满意(47.1%);其满意度在短短一个月内,从高峰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则增加约7个百分点,不满意程度高于满意程度。民众对执政党是否滥用权力出现高度质疑,包括政治介入媒体、选择性办案等;民众对是否支持“倒阁”意见两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