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李隆生:台无协商能力也难绕道而行
中评社台中4月8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台湾课征高达32%关税,引发台湾产业震撼,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李隆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将关税税率门槛拉高,其实对美国内部经济也会有负面影响,因此不排除后续有进一步协商的空间,但台湾方面显然无协商能力,因为有优势的台积电等半导体产业已拱手让人,加上东南亚国家也面临美国对等关税压力,台商也难以绕道而行。
李隆生说,面对上述困境,台湾的出口,无论是价及量都必然下滑,台湾出口商在面临市场缩水的同时,也不得不在价格上作出让步,导致每笔出口利润受到挤压。科技相关产业因为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影响可能相对低,但其他制造、机械、五金等传统产业,将面临难以承受的打击。
李隆生,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康乃狄克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圣约翰科技大学商管学院院长、静宜大学国际企业学系主任等职。有中美三校博士、台湾三所高校六系系主任的特殊经历。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将对台湾部分产品重课32%关税,其中工具机、手工具、关键零组件等产业影响最大。由于台湾32%关税高于日韩等主要竞争者,台厂面临承受竞争力降低、产品成本大幅上升等2挑战,加上高关税可能降低需求和出口动能,预估对台湾GDP影响约15%。
针对台湾出口美国面临32%关税,李隆生表示,美国政府此次政策主要是针对与美国贸易顺差明显的国家而制定,台湾因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约73.9亿美元,成为美方“关注名单”之一,而台湾出口至美国的产值在2024年高达1114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台湾商品征收32%的对等关税,这一幅度远高于其他经济体,如日本和韩国分别仅为24%与25%,这对台湾的出口而言是一大重伤,因为日、韩的产业结构与台湾相近,但台湾的关税压力却较大,导致出口竞争力下滑。
李隆生指出,这种高关税政策必然会引起美国市场中台湾产品的竞争力不如他国,进而影响台商的出货量和价格谈判空间。从短期来看,美国进口台湾商品时,由于关税上升,每单位商品价格势必调高,实际进口数量也将随之下降,初期进口金额的总体变化可能不明显,但出口量往下走,台商的出口利润就会受到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