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人才计划共收逾46万申请30万获批
中评社香港4月10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9日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介绍劳工、人力发展及退休保障政策范畴时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逾4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30万宗获批。同期共有约203000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携同家眷来港落户,累计有约189000名获批申请人的配偶和18岁以下子女抵港。这些外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家人对香港劳动力带来正面影响,亦为本地经济注入发展动能。
孙玉菡表示,二○二五至二六年度劳工及人力发展的政府经常开支预算为34亿8000万元,较去年修订预算的31亿4000万元增加约3亿5000万元,增幅约11.1%,占整体政府经常开支0.6%。
在招揽人才方面,孙玉菡表示,为应对各行业人手短缺,政府除继续推动本地培训外,亦自二○二二年底推出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等多项抢人才措施,反应良好。
孙玉菡提到,截至今年三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逾4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30万宗获批。同期共有约203000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携同家眷来港落户,累计有约189000名获批申请人的配偶和18岁以下子女抵港。这些外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家人对香港劳动力带来正面影响,亦为本地经济注入发展动能。高才通计划下首批签证自去年十二月底开始陆续到期,预计年中有近一万名高才签证到期。由于现时已完成审批的只有少数,我们会待累积一定数量的续签申请,经分析后适时与公众分享统计数字。
孙玉菡说,政府正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继续全力抢人才、留人才。亦已启动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主动邀请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发展的安排,有关安排已获政务司司长主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通过。“新机制下,我们会按国家及香港各方面发展所需积极游说目标顶尖人才来港发展,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过程中政府会为获邀人士提供各项个人化的便利安排。”
另外,孙玉菡也提到,为应对本地技术行业十分严峻的人力短缺,政府亦将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容许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来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术工种。同时,二○二三年《施政报告》宣布试行两年的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在二○二五至二六学年的合资格课程数目将增至34个。“虽然计划要待下年首批合资格非本地生毕业后才接受申请,但我们留意到以往本地收生困难的合资格课程在宣布计划推出后吸引了不少非本地生入读。职业训练局会加强宣传工作,支援相关非本地生毕业后在计划下申请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修读的专业相关的工作。”
孙玉菡香表示,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为来港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援,举办围绕在港生活、就业和创业的线上线下工作坊(包括粤语学习班)、研讨会和招聘会,以及社区共融活动(包括人才义工计划),协助来港人才落户香港,并对外推广香港优势及招揽人才。人才办于二○二四年五月举办首届“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高峰会),并将于明年初举办第二届高峰会,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地位。
中评社香港4月10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9日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介绍劳工、人力发展及退休保障政策范畴时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逾4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30万宗获批。同期共有约203000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携同家眷来港落户,累计有约189000名获批申请人的配偶和18岁以下子女抵港。这些外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家人对香港劳动力带来正面影响,亦为本地经济注入发展动能。
孙玉菡表示,二○二五至二六年度劳工及人力发展的政府经常开支预算为34亿8000万元,较去年修订预算的31亿4000万元增加约3亿5000万元,增幅约11.1%,占整体政府经常开支0.6%。
在招揽人才方面,孙玉菡表示,为应对各行业人手短缺,政府除继续推动本地培训外,亦自二○二二年底推出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等多项抢人才措施,反应良好。
孙玉菡提到,截至今年三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逾4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30万宗获批。同期共有约203000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携同家眷来港落户,累计有约189000名获批申请人的配偶和18岁以下子女抵港。这些外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家人对香港劳动力带来正面影响,亦为本地经济注入发展动能。高才通计划下首批签证自去年十二月底开始陆续到期,预计年中有近一万名高才签证到期。由于现时已完成审批的只有少数,我们会待累积一定数量的续签申请,经分析后适时与公众分享统计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