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学者聚沪研讨两岸关系发展态势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两岸关系发展态势与内外影响因素”研讨会3月31日在上海举办(主办方供图)

  中评社香港4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两岸关系发展态势与内外影响因素”研讨会3月31日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也是上研院台港澳所“创新工程”系列会议之一。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汪曙申致开幕词并作总结。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上海台湾研究所的学者围绕台湾岛内政局、两岸关系发展态势、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因素以及政策建议发表观点,进行深入交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表示,直接决定与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台湾岛内和中国大陆三大要素,以及两岸关系自身发展所累积力量基础因素,在2025年将继续分别是“不确定性较大”、“破坏性作用不小”、“促进性作用较强”和“稳定性较强”等四方面不同的显着新变化。美国等外在国际因素、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对两岸关系影响将可能继续是负面作用居大。

  严安林认为,台湾社会政治生态结构性变化、特别是赖清德当局“台独”理念与政策及其在两岸关系中的对抗性政策与行为,是2025年两岸关系中最大的负面性、消极性与破坏性因素。而中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及持续、稳定的和平统一对台政策,是2025年两岸关系中稳定性力量。两岸关系40年交流与发展所累积基础,是稳定与推动两岸关系前行的基础性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汪曙申表示,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安全竞争加剧,全球治理赤字扩大,信任赤字愈发明显。美国对华政策的焦虑感、紧迫感及强硬立场不会逆转,对华战略竞争将更加突出安全化、民粹化、对抗化,并且将显着地从权力现实主义和霸权转移理论,认知和解读中国政府的新时代国家统一理论与政策实践。

  汪曙申认为,美国不改变霸权逻辑和零和思维,对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采取抵制与阻挠的立场,将使台湾问题演变为中美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重大冲突点。特朗普2.0的交易思维和讹诈策略可能加剧台海地区的不稳定状态。立足于大历史和大战略的逻辑,中国不致力于在印太地区或者全球范围挑战美国的地位,但毫不动摇追求国家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积极管理和稳定中美关系。对于特朗普2.0和赖清德“台独”挑衅,中国政府将突出“反台独”“反干涉”并重,加强风险控制和局势塑造,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源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