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摘要】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向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思想向度上有利于共拥民族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在目标向度上有利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本然和实然两方面的困境。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为先导,系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中国结”;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根基,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以“乡愁”为情感纽带,促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与祖国心灵契合;以华文教育为抓手,培育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心协力,共促国家完全统一和民族团结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少不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离不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支持和参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在遵循,是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应有之义,对深化中华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来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指向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争做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助力国家完全统一的先行者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
(一)实践向度:涵养家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家国情怀是人们作为社会主体对家国共同体的真挚的“情感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格,是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具体实践意义而言,就是要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家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他们理解幷认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和思想状态,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责任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身处多元文化交融的前沿,成长于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之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他们要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涵养爱国之情,培育爱国之志,凝聚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提升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让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消除地域偏见和民族隔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思想向度:夯实思想根基,共拥民族团结和祖国完全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是各民族共同需要,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的思想根基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夯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思想根基,不仅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需要,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更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拥护祖国完全统一。
民族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落脚点和归宿。民族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离不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支持,要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爱国统一力量,夯实思想根基,增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促进海内外同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三)目标向度:汇聚强国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①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极其重要的强国力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拥有跨文化的视野和沟通能力,既深谙中华文化的精髓,又瞭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能够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中国形象。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加社会服务、参与国家和基层治理,为国家发展汇聚能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团结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同心同行,共谋祖国发展,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目标就是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保障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参与和支持,新形势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两方面的困境:
(一)本然困境:多元文化下的价值观差异影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幷存,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频繁,不同的文化相遇和交融带来了文明模式、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冲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离不开经济与政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历史上港澳台地区都曾受到其他国家的殖民统治,在海外谋生的侨胞也经历着不同的政治制度。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所在地区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大陆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中国大陆存在着差别,港澳台地区逐渐形成地方独特的文化价值,海外华侨华人也逐渐融入居住地的主流文化之中,呈现出具有居住地特色的文化特征。
另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家庭教育中接受着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仁爱、孝亲友善、家国情怀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输的价值观念与当地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传输的文化价值之间产生交锋与博弈,“普世价值”、功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持续渗透年轻一代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他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移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锋带来西方价值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强烈博弈,这种多元文化交锋博弈产生的价值观念差异成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要面对的本质困境。
(二)实然困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差序格局”的现实问题
“差序格局”原本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描述,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亲疏远近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存在着从中心向边缘逐渐传递,影响逐渐式微的“差序格局”现象。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和现实解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在理论阐释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逻辑缘起、历史来源、核心要义、价值逻辑、关系建构等方面。在现实解释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遇到的困境、实践的路径、话语如何建构、现实意义等方面。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部分,仍需要结合历史和政治的因素,从国家完全统一的视域出发,在理论阐释和现实解释方面深入研究,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能量。
另一方面,从研究的主体视角分析,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高校学生、青少年等群体,大多围绕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一主题,而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地域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内逐渐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区域逐渐拓展;从对象来说,从境内各民族逐渐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拓展,在这种现实存在的“差序格局”之下,铸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实际存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