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户籍风波草草收场 法理一中牢不可破
民进党当局拿陆配或曾在大陆常住台胞的户籍问题大做文章,表面上是落实“赖17条”的政治动作,其实可以追溯到蔡英文执政后期、赖清德担任民进党主席后,因当时有陆配背景候选人列入2024“立委”不分区名单,绿营党务、选举系统主动挑起所谓“不放弃原有‘国籍’就不能担任公职”的话题,达到一边叫嚣“反渗透”,另一边鼓吹“两岸两国”的台独分裂目的。
陆配只有户籍问题、没有国籍问题,这本是蔡英文任内当局依“两岸条例”明确过的定论,所以当时赖清德党务系统抛出的所谓“双重国籍”问题,蔡当局末期并未跟进。但去年520后,赖当局动用行政力量全面配合推进“互不隶属的两国论”法制化,包括“回溯性”剥夺前南投县议员、陆配史雪燕的公职及待遇,以及拿“国籍法”中所谓“国民”定义,否定“两岸条例”中“大陆地区人民”与“台湾地区人民”同属一个国家的法律定位。
如今,民进党当局因陆配户籍问题搞到人仰马翻,折腾了一大圈,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两岸民众之间“依法”只有户籍区别、没有国籍分别的结果。一个中国,始终是民进党想挣脱却无法挣脱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