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关税论坛 黄国昌:谈判应让业者参与
中评社台北4月11日电/台湾民众党今日举办“关税新局下台湾产业的因应与选择”论坛,主席黄国昌表示,台湾没有必要“认命”,而是必须要有“韧性”。台美谈判过程,应该让业者参与,“行政院长”卓荣泰却说有很多机密。让受到冲击产业的劳工有表达意见的机会非常重要,难道要他们擦擦眼泪吞下去吗?
今日论坛出席者包括,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台湾经济研究社社长孙智丽、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民众党不分区“立委”提名人洪毓祥及“立委”黄珊珊、张启楷等。
洪毓祥提到,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贸易逆差”、“重建美国制造”、“缓解财政压力”,面对庞大财政赤字,额外关税收入可以支应部分缺口。而美国洋洋洒洒列一堆非关税贸易障碍,包含肉品、汽车、智慧财产权、农产品、酒税、服务业投资及医药健保透明制度问题,台湾政府必须思考如何捍卫台湾厂商、农民不要受到冲击。洪毓祥认为,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或是到“零关税”是美国要的吗?就产业的角度来说,绝对不是。
洪毓祥进一步说明,产业关心两个面向:生产基地与竞争对手。目前台商的生产基地“南向”移到越南、泰国、印尼等,也都受到特朗普全面围堵影响,厂商短时间不太可能移转,“新南向”等同受到重挫。台湾对美出口前30大产品,包含资通讯产品、电子零组件、汽车零组件、扣件、机械零件等合计占对美出口总值72%,也都跟着会受伤。
面对90天补考期,台湾应该做什么积极备案?中小企业现在“头壳摸咧烧”,政府有没有站在业者的角度?洪毓祥认为,应该赶快召集八大法人,搜集厂商问题,建立完整冲击评估资料。洪毓祥表示,面对关税冲击,考验企业转型、供应链有没有弹性、产品有没有价值等,这是业者的考题。洪毓祥强调“产业要韧性、政府别任性。”政府不要每天搞那些有的没的。
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表示,“特朗普总统有弹性但也充满不确定性,但资本市场最怕不确定性。”台湾位在地缘政治的核心,未来会面临很大的结构调整,应该做好准备。他说,这一波传统产业会很辛苦,应该赶快提出“二次”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方案,未来高附加价值科技业可能移往美国,产业炼外移;有能力的国际化产业,转往墨西哥、菲律宾;传统产业若缺乏国际化能力,要思考升级、转型或跨域。
这些困境必须要解决,否则会冲击经济安定、就业信心。王健全建议“行政院”应该组成跨部会因应小组,以防止部会出现本位主义;超征的税收可以拿出一半约2500亿元,结合目前的880亿才能应急,避免大规模失业。“若没有一步到位,民众会对政府失去信心。”
台湾经济研究社社长孙智丽则提到,面对美中两强对峙,台湾高科技产业调整供应链布局、强化与美国和盟友的技术合作、强化核心竞争力与自由品牌及数位转型强化永续发展。
黄国昌表示,大国任性的时候,小国没有必要“认命”,而是必须要有“韧性”。台湾民众党愿意做政府的后盾,但政府不是片面配合,双方必须对等跟互惠。怎么样让台湾在谈判过程中,争取台湾最高利益,在谈判过程中,应该让业者参与,结果卓荣泰院长说很多机密。黄国昌举蔡英文前“总统”曾经说过的话作为例子,“事前、事中”让受到冲击产业的劳工有表达意见的机会非常重要,难道要他们擦擦眼泪吞下去吗?
黄国昌批评,“行政院”所提供的报告根本不是“冲击影响评估”,今天交的是“空白卷”,民进党背弃过去的主张,工作根本没做好。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国”有多少劳工受到冲击,结果卓荣泰说这也是机密,请问机密性在哪里?请不要再用义和团的方式在操弄口号,监督民进党政府所提出来的方案,就是中共同路人,如果公共政策讨论已经疲乏成这样,对台湾不是好事。
张启楷说,“行政院长”卓荣泰的专案报告非常空洞,我们不只不能认命,还要找到方法突破。关税海啸一来,各行各业问题都来了,产业对于有没有未来,如何照顾员工,非常茫然。作为一个理性解决问题的政党,专家学者的建议还是很多地方有机会突破,呼吁民进党不要死脑筋,不要只剩意识形态。
黄珊珊委员补充说明,关税冲击让人回想起Covid19,当世界都不确定的时候,当时的台北市政府第一时间去瞭解产业的困境,提出减租、减税方案,把市府可以用的工具都拿出来。“冲击在哪里,政府就应该在哪里”政府应该协助厂商度过这段不确定的时间,接下来90天就是关键时刻。黄珊珊说,特朗普总统上任后,“我国”政府就应该做好准备,我们“财政部”门没有派人去美国,“经济部”过去都只是到美国收集资料,根本没有沟通,那跟在台湾用网路找答案不是一样吗?连谈都没有谈,美国每天喊要对等关税,“赖政府”却一无所动。
黄珊珊批评,880亿要补贴到哪里去,对象到哪里,很遗憾至今都没有提出具体项目。大家会忧心的是,这个政府有没有谈判的能力,拿出什么筹码,付出什么代价?台湾厂商要遇到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没看到政府应变能力,更严重的是政府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
中评社台北4月11日电/台湾民众党今日举办“关税新局下台湾产业的因应与选择”论坛,主席黄国昌表示,台湾没有必要“认命”,而是必须要有“韧性”。台美谈判过程,应该让业者参与,“行政院长”卓荣泰却说有很多机密。让受到冲击产业的劳工有表达意见的机会非常重要,难道要他们擦擦眼泪吞下去吗?
今日论坛出席者包括,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台湾经济研究社社长孙智丽、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民众党不分区“立委”提名人洪毓祥及“立委”黄珊珊、张启楷等。
洪毓祥提到,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贸易逆差”、“重建美国制造”、“缓解财政压力”,面对庞大财政赤字,额外关税收入可以支应部分缺口。而美国洋洋洒洒列一堆非关税贸易障碍,包含肉品、汽车、智慧财产权、农产品、酒税、服务业投资及医药健保透明制度问题,台湾政府必须思考如何捍卫台湾厂商、农民不要受到冲击。洪毓祥认为,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或是到“零关税”是美国要的吗?就产业的角度来说,绝对不是。
洪毓祥进一步说明,产业关心两个面向:生产基地与竞争对手。目前台商的生产基地“南向”移到越南、泰国、印尼等,也都受到特朗普全面围堵影响,厂商短时间不太可能移转,“新南向”等同受到重挫。台湾对美出口前30大产品,包含资通讯产品、电子零组件、汽车零组件、扣件、机械零件等合计占对美出口总值72%,也都跟着会受伤。
面对90天补考期,台湾应该做什么积极备案?中小企业现在“头壳摸咧烧”,政府有没有站在业者的角度?洪毓祥认为,应该赶快召集八大法人,搜集厂商问题,建立完整冲击评估资料。洪毓祥表示,面对关税冲击,考验企业转型、供应链有没有弹性、产品有没有价值等,这是业者的考题。洪毓祥强调“产业要韧性、政府别任性。”政府不要每天搞那些有的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