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阅读,如何守护孩子跃动的童心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你的童年生活如何?”“我的童年很有意思呀!我住在北京城南的胡同里,每天都能遇到许多新鲜事儿”……

  前不久,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41名孩子正在运用豆包与《城南旧事》里的主人公英子“对话”。

  通过智能体设定,AI“扮演”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等人物“走出”书本,与每一个孩子交谈,“沉浸式”解答孩子们的阅读困惑。

  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儿童阅读的创新路径,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区域学生线上共读,以丰富多元的阅读交流教学形式,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儿童深度阅读。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凌嵘介绍,目前,南京市正在6个区开展“AI共读系列”活动,初步探索AI赋能儿童阅读的方式及价值。通过AI辩论会、读书沙龙、剧本杀等形式,突破传统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实现AI技术支持的跨区域云端阅读课堂创新。

  当AI理解孩子们的“然后呢”

  曾几何时,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滕锦茹对阅读课很苦恼。“六年级学生读《鲁滨逊漂流记》写阅读笔记,一半人不知道怎么写,写得很空洞。”

  一次偶然机会,她开始接触AI。AI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仿佛能解答她所有的提问。“孩子们利用AI学习,会不会同样事半功倍?”

  不过,她的顾虑是,学生可能完全依赖AI生成答案,丧失思维和写作能力。

  为此,她采用传统方式来规避风险:教师指导学生选材、构思、写作,在学生当堂完成初稿后,再引入AI对文章进行评价。让“工具赋能”,为每个孩子的作文作详尽的个性化点评,促进修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