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藏着哪些“出圈”密码?

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一“冠”难求,好评如潮。(图片来源:央视网)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导,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到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些文创或精美,或谐趣,或丑萌……近年来,花样百出、不断“出圈”的文创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像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在推出后迅速成了现象级爆款,一“冠”难求。昨天(25日)它的销量突破了100万件,同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博物馆文创为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历史与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购买文创产品成为潮流风向标,“把博物馆带回家”成为消费新时尚。

  文创产品“出圈”的背后,反映出怎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衍生品开发到“把博物馆带回家”,如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来听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刘梦雅的报导:

  3月25日,国家博物馆现象级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来自山东东营的游客李女士幸运地成为第100万件凤冠冰箱贴的购买者,获得了“纪念款凤冠冰箱贴”和纪念证书。

  李女士:我们之前在非常多平台上刷到过这个冰箱贴,非常想买,这次特意来排队购买,预约上之后一下就抢到了。当我真切地拿到这个文创之后,就感觉跟文物的距离更加亲近了,过一会再重新去看一遍文物,仔细地再端详一下。

  去年(2024年),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一经推出便引发了排队抢购的热潮,一度出现“一冠难求”的现象。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介绍,当前,随着凤冠冰箱贴的持续火爆,产能也在不断加力提升。

  廖飞:木质和金属两款冰箱贴从2024年7月中旬开始销售以来,已经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00万件,这无论是在国博还是在文博行业,都是近20年来一个现象级的呈现。我们在发售的过程中,从最早的木质冰箱贴的200件限购到500件限购,到现在线下的1500件限购,随着我们产能的不断提升,也在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

  其实,凤冠冰箱贴的火爆并非偶然,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文化底蕴的深厚。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雪介绍,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镶嵌红、蓝宝石一百多颗,珍珠四千多颗,可以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代皇家的美学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