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院收费改革 非危急睇急症收$400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政府的公营医疗收费改革结果昨日出炉,涉及多个服务范畴,包括急症室收费加至400元,危殆及危急病人免费;普通科门诊收费加至150元;非紧急放射诊断逐项收费,最高500元。新收费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政府预料,每年可额外带来30亿元收入,全数将投放公营医疗服务,包括放宽申请医疗费用减免的收入及资产限额,料受惠人数由30万增至140万。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今次检讨是“姗姗来迟”,希望通过精准的目标资助,加强保障“贫、急、重、危”病人,目标五年内分阶段完成改革,每两年检讨一次。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表示,希望扭转现时小病高资助﹑大病反而要病人大量自费的资源错配情况。
高拔升表示,公营医疗正面对四大困境,包括公私营医疗系统失衡;急症室资助错配,六成病人属非紧急个案;小病的资助多,大病资助相对少,75%专科门诊病人是稳定新症,但5万个重症病人却要自费买药,当中约3万人要付全费,2000人每年支付药费逾10万元,部分人更要每年支付药费超过100万元,或引致病人因药费顾虑不接受治疗。
料每年增30亿收入救急扶危
高拔升说,公院服务常被浪费,已预约病人“甩底”,药物浪费如哮喘吸入剂在私家医院要3000元,公院只要15元已可获16周的分量。人口老化,服务求过于供,必须改革资助架构,让市民合理承担共付额,扭转“轻症治疗平,重症治疗贵”的情况。
明年1月1日起,急症室由目前划一收费180元上调至400元,危殆、危急病人可获豁免。住院每日收费300元。放射诊断的基础项目,例如最大量的X光检查维持免费,进阶项目每次收费250元等。
政府初步估计,若求诊人数不变,每年额外多30亿元收入,将透过三方面加强医疗保障,包括优化费用的减免机制、增设全年收费上限、加强危重病人需自费药械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