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资本无界 莫忘商人有国
来源:大公文汇网 作者:李青山
近日,长和集团打包抛售海外港口经营权一事续引舆论热议,当中不乏对卖方的尖锐批评。众说纷纭间,我们有必要重申商业决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可以无国界;但商人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和社会责任,却始终与国家紧密相连。今次交易恰恰折射出,全球化时代下企业家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家国情怀的深刻命题。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最高回报,其流动不受地理疆域限制。从商业布局看,长和多年来通过并购、出售资产实现全球配置,从欧洲电讯到加拿大能源,从内地房地产到东南亚基建,资本的进退完全基于市场逻辑。今次卖港口名曰“优化资产组合”,符合其一贯的“低买高卖”“稳健务实”“规避风险”策略。这种商业行为,算是跨国企业的常态。
然而,资本的“无国界”特性也带来争议。尤其在关键基础设施(如港口、能源、通讯等)领域,资本的快速进出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例如令港人最记忆犹新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资本在政治的裹挟和推动下,可短时间内拖垮甚至摧毁一个地区乃至几个国家的经济,香港当年也不得不寻求国家的支持帮助才得以脱险。而今次交易牵涉世界范围内多个重要港口,对于当前我国发展具重大且无可替代的战略作用。更为关键的是,交易的背景正是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后誓要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这单买卖是否涉及地缘政治,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资本可以冷血,但企业家的决策却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与社会环境。长和创办人李氏曾说过:“我是一个商人,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这话承认了商人的双重属性: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逐利者,但其文化根脉、社会认同更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资本无国籍,但商人有国家。
回顾李氏的商海生涯,离不开香港的繁荣与国家的改革开放。上世纪80年代,他大举投资内地,受益于政策红利;近年逐步减持内地资产转投欧洲,则被部分舆论解读为“撤资”。尽管商业决策自有逻辑,但企业家有祖国,其行为必然被置于家国叙事中检视。相比之下,霍英东等爱国港商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绑定,在华人社会中享有更高声誉和威望。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只看财富积累,更看价值创造与社会担当。在大国博弈、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的当下,企业家更须时刻审视自身角色。资本可以冷静计算,但商人的选择应当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或许,这是抛售码头事件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来源:大公文汇网 作者:李青山
近日,长和集团打包抛售海外港口经营权一事续引舆论热议,当中不乏对卖方的尖锐批评。众说纷纭间,我们有必要重申商业决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可以无国界;但商人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和社会责任,却始终与国家紧密相连。今次交易恰恰折射出,全球化时代下企业家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家国情怀的深刻命题。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最高回报,其流动不受地理疆域限制。从商业布局看,长和多年来通过并购、出售资产实现全球配置,从欧洲电讯到加拿大能源,从内地房地产到东南亚基建,资本的进退完全基于市场逻辑。今次卖港口名曰“优化资产组合”,符合其一贯的“低买高卖”“稳健务实”“规避风险”策略。这种商业行为,算是跨国企业的常态。
然而,资本的“无国界”特性也带来争议。尤其在关键基础设施(如港口、能源、通讯等)领域,资本的快速进出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例如令港人最记忆犹新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资本在政治的裹挟和推动下,可短时间内拖垮甚至摧毁一个地区乃至几个国家的经济,香港当年也不得不寻求国家的支持帮助才得以脱险。而今次交易牵涉世界范围内多个重要港口,对于当前我国发展具重大且无可替代的战略作用。更为关键的是,交易的背景正是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后誓要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这单买卖是否涉及地缘政治,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资本可以冷血,但企业家的决策却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与社会环境。长和创办人李氏曾说过:“我是一个商人,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这话承认了商人的双重属性: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逐利者,但其文化根脉、社会认同更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资本无国籍,但商人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