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中日青年加强互鉴 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中评社北京12月10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部执行部长孟洋近日在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上发言表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离不开两国青年的参与。相信中日两国的青年只要团结一心,加强彼此的瞭解,相互取长补短,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来看待彼此,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领域的中日合作,就一定能够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提供青年领域的新见解、新倡议、新行动,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孟洋强调,中日青年要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发展,努力学习借鉴对方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互鉴中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12月7日开幕。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东京同时举行。在论坛的“青年对话”环节,来自中日两国的多位青年代表立足青年视角,畅谈对中日两国未来的思考,并为加强两国交流献计献策。
孟洋在发言中表示,从论坛会议大家的发言来看,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和平发展、合作、对话,“我觉得大家的目标应该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凝聚共识,加强团结,促进合作,这对于我们城市中日青年交流与合作的在一线的一名青年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孟洋表示,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从双边贸易额还是从人员往来规模,都取得了质的飞跃,中日利益的融合交流互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不仅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为两国青年拓展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孟洋表示,中日青年交流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推动实现邦交正常化,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1965年的首届中日青年大联欢,以及1984年的3000人大联欢活动,都在两国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随着中日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拓展,中日青年交流呈现出了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发展的格局,除了政党、政府、议会等官方渠道以外,地方媒体、企业、高校、民间团体等领域的交流均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孟洋说,今年以来尽管存在很多问题,在中日发展关系领域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的积极信号,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相信,中国的新发展将不断地为世界提供新的重大机遇,为中日两国青年的合作提供重大机遇。在今年APEC会议期间,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会晤的时候均特别提到了要积极开展青少年交流,我们也注意到论坛刚刚发布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两国青年对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态度是更为积极的,这对于中日青年交流一线的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孟洋说,我们常说青年是代表希望和未来。尽管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中日关系当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有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引领和推动,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有各领域青年的信心和参与,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具体谈到青年议题,孟洋表示,青年作为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的力量,所以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离不开两国青年的参与。“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还是要传承友好理念,积极拓展各领域的青年友好伙伴关系。”孟洋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50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大的政治决断,揭开了两国关系的崭新篇章。两国青年要珍惜来自直来之不易的中日关系成果,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友好的传统,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不断扩大中日友好青年伙伴关系网络。
孟洋说,中日青年要加强互鉴,携手实现共同的发展。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勤劳、崇礼、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两国在互利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两国青年要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发展,努力学习借鉴对方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互鉴中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要深化务实合作,丰富中日关系的时代内涵。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当前中国正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日本政府也在努力提振经济,改善民生。中日经济优势互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两国青年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双周边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丰富中日关系时代内涵作出贡献。
孟洋指出,在鼓励中日两国青年积极为中日关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吞噬了全球多年发展的成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给中日两国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深切的影响。孟洋说,青年是希望和未来,祗有依靠青年成就青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积极倡导要把促进青年发展置于中日合作议程以及本国发展议程的优先的位置,共同呼吁两国政府为青年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更加充分的就业,更加多样的参与的机会,关注和维护青年权益,激发青年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的优化青年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引领两国青年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贡献青年力量。
孟洋表示,相信中日两国的青年只要团结一心,加强彼此的瞭解,相互取长补短,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来看待彼此,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领域的中日合作,就一定能够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提供青年领域的新见解、新倡议、新行动,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中评社北京12月10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部执行部长孟洋近日在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上发言表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离不开两国青年的参与。相信中日两国的青年只要团结一心,加强彼此的瞭解,相互取长补短,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来看待彼此,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领域的中日合作,就一定能够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提供青年领域的新见解、新倡议、新行动,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孟洋强调,中日青年要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发展,努力学习借鉴对方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互鉴中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12月7日开幕。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东京同时举行。在论坛的“青年对话”环节,来自中日两国的多位青年代表立足青年视角,畅谈对中日两国未来的思考,并为加强两国交流献计献策。
孟洋在发言中表示,从论坛会议大家的发言来看,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和平发展、合作、对话,“我觉得大家的目标应该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凝聚共识,加强团结,促进合作,这对于我们城市中日青年交流与合作的在一线的一名青年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孟洋表示,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从双边贸易额还是从人员往来规模,都取得了质的飞跃,中日利益的融合交流互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不仅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为两国青年拓展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孟洋表示,中日青年交流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推动实现邦交正常化,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1965年的首届中日青年大联欢,以及1984年的3000人大联欢活动,都在两国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随着中日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拓展,中日青年交流呈现出了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发展的格局,除了政党、政府、议会等官方渠道以外,地方媒体、企业、高校、民间团体等领域的交流均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