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私医延长服务 减轻急症室负担
医管局主席范鸿龄表示,未来一年会有连串措施提高效率,加强节流,目标每年节省开支2%,形容减少0.1%开支已是1亿元,足够新聘100个新医生。
医管局现时辖下有74间普通科门诊,少于三分一提供夜诊,诊症时间最迟至晚上10时。社会关注医管局会否扩大夜诊服务及延长时间。高拔升昨日表示,医管局每年会增加普通科门诊服务量,日后做法需要视乎实际需要,每区情况不同,暂时难以一概而论,并指出配套上一环扣一环,公私营合作同样重要,鼓励私家诊所延长晚间服务时间。他又称,以往有私营医疗机构开设夜诊时段,但因收费与公院急症室有很大差距,导致“没生意”。
医管局新界东医院联网急症科顾问医生郑志雄表示,绝对认同部分病人未必懂得如何准确判断病情严重性,但有些是明显不属于急症范畴,例如伤风感冒、肚泻、轻微拉伤等,甚至是为了取病假纸,就不应到急症室求医。他强调,并非叫病人“有病都不要去急症”,若有“灰色地带”,例如心跳加速,仍应交由专业医护评估,包括进行心电图检查。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表示,本港以往有不少夜间私家诊所,但因病人较少而结业,有家庭医生转至晚上10时、11时才关门。他认为政府可设立网页,让市民找到夜间营业的医生。他又说,以往公立医院急症室旁边曾设家庭医生服务,但较少病人使用。随着公院提高收费,市民使用服务的诱因上升,建议医管局考虑重推。至于普通科门诊,他认为可于夜间安排一至两个医生轮更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