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分道扬镳”与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
中评社北京3月28日电/据大公网报导,过去几百年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毫不夸张地说,欧洲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随着现代国家在16世纪的兴起,欧洲国家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多不胜数,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力和残酷性更是令人震惊。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便东西方冷战爆发,但欧洲在过去数十年却因为得益于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ATO)所发挥的保护效用,基本上能够维持和平的状态;而欧洲国家更能够在经济上一步步走向高度整合,并最终在1993年成立了全球最大和市场整合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欧盟(European Union)。
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后,欧盟和北约都陆续把一些东欧国家和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纳入其中。俄乌冲突发生后,原来拒绝参加北约的芬兰和瑞典也最终选择加入,令北约进一步扩大。长期以来,纵使欧洲国家之间在不少问题上比如移民、环境保护、规管和债务意见不一、龃龉丛生,但欧洲的团结却大体上没有受到威胁。比如,2020年英国退出欧盟虽然对欧洲的团结带来一定冲击,但在安全问题上英国与欧洲国家仍然维持相当合作,而彼此的合作程度又因为俄乌冲突而大为加强,所以“英国脱欧”(Brexit)对欧洲团结的影响有限。
毫无疑问,美国对二战后欧洲的团结发挥了至关重要和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果美国不再愿意维护欧洲的团结、削减对欧洲在战略上的承担和保证、做出损害欧洲安全和利益的行为、刻意分化欧洲国家、或者对欧洲的战略重视程度下降,则尽管欧洲国家仍然竭尽全力维持团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大体上奉行其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忠告,尽可能避免涉足欧洲的大国战争,从而维护美国的稳定和团结,以及防止美国的立国精神被玷污。一战爆发后,由于德国一再挑衅,美国无奈参战。战争结束后,尽管美国总统威尔逊(Wilson)意图通过成立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来终结大国博弈,重塑国际秩序尤其是欧洲秩序以达至世界和平,但在国内孤立主义者反对插手欧洲政治下,美国却拒绝参加该组织,遂使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不但没有止息,反而愈趋激烈,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美国亦为了阻止欧洲被德国主导而不得不再次卷入欧洲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