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3大学争建新医学院 昨日截止申请

叶玉如(左)与港科大理学院院长王殷厚展示向政府提交的第三所医学院建议书。(图片来源:大公文汇网)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有关兴建香港第三间医学院的申请昨日截止,特区政府昨日表示,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一共接获3份建议书,分别来自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组随即会展开深入审视建议书的下一阶段工作,并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内与提交建议书的各大学进行会面,预计今年内可完成评核,期望提出的新医学院方案能帮助香港培养更多优秀医生支持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并配合香港发展为国际医学培训、研究及创新枢纽。

  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在去年10月成立,由医务卫生局局长和教育局局长担任联席主席,跨政府部门成员及医学专家顾问组成,并于去年12月向各大学发信邀请提交建设新医学院建议书。政府发言人昨指,工作组早前已同意采用全面和综合的评核方法,按已订定的十项主要考虑条件,包括创新策略定位、教职员人手、校园与教学设施、临床经验与学习资源、课程结构与评估方法、收生安排、资金安排、实施计划、教学与学习质素、卓越研究,多方面评核大学提交的建议书。工作组的专家顾问和其他成员会在各自专业范畴深入审视建议书,并计划今年第二季内与有关大学进行会面,进一步瞭解各间大学提出的建议,以作出综合考量。

  港科大提交150页建议书

  在昨日截止日,港科大及港浸大下午率先确认已提交新医学院的建议书。港科大表示,大学提交的建议书共150页,是根据政府订立的十项有关筹建新医学院主要考虑条件而撰写,当中详述包括在创新策略定位、课程设计、教职员人手、临床经验与学习资源、学生收生安排及可持续融资模式等多方面作出建议。该校又整合包括医院管理局前主席梁智鸿,以及4名来自本地与内地医学院的现任及前任院长杨紫芝、霍泰辉、梁宪孙和黄天荫等专家的建议,提出新医学院的课程设计,与现有两所医学院错位发展,既符合国际标准,亦回应本地社会需求。

  港科大发言人又提到,该校至今已与超过20所海内外领先医学院及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涵盖本港、大湾区内地城市、北京、长三角、华中,以及英国及美国等地,这些合作伙伴将为新医学院提供短期临床课程、实习机会、师资交流和联合研究计划等,让学生拥有多元临床经验,并推动跨境医疗创新。

  港科大认为,凭藉在人工智能与前沿科技的独特优势,可建立一所结合卓越临床实力与科技创新的医学院,以塑造医学未来发展,期望能培育兼具临床实力与科研思维,并精通科技的新一代医生,以推动医学创新,改革医疗服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