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策发力 刺激消费内生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3月25日电/据大公网报导,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也要客观看待提振消费的难度。中国消费占GDP比例长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回落,这表明中国的消费内生动能不足。

  内需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大有效投资面临约束。制造业投资代表了未来的产能供给,低物价环境对企业投资意愿会有一定抑制。房地产投资受过去几年新开工收缩的传导,修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储备合意的基建项目需要多方协调配合。

  相较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为55.6%,比当年全球平均水平低了17.4个百分点。这不仅明显低于一些发达经济体,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政策今年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排在全方位扩大内需各项任务的最前面。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提振消费进行全面部署。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提到该文件在出台过程中经过了三十多个部门的会商和反复论证。

  缩窄居民收入差距

  具体来看,笔者认为《方案》有以下内容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落实国民收入再分配改革,部署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国民收入再分配改革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实际上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通过各次分配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从而起到提振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