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外长会的霸权算计与联盟裂痕

2024年七国集团峰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当地时间14日,七国集团(G7)外长会在加拿大魁北克落幕。此次会议是在特朗普政府征收钢铝关税、欲吞并加拿大,以及抛开欧洲盟友推行所谓“乌克兰和平协议”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会场氛围显得异常诡异,也被国际社会视为“特朗普外交试金石”。会议声明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西方“团结”的假象,但无论是美国主导的乌克兰“临时停火”协议,还是突出对华强硬立场,都掩盖不了西方盟友体系的结构性危机。

  美国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协议”是本次G7外长会的焦点。虽然其他六国欢迎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但显然对美国之前抛开盟友和俄罗斯“私聊”不满,因此六国对摆上G7外长会桌上的美国版“30天临时停火协议”,通过附加条件的方式,既给特朗普政府虚妄的面子,又促使美国适当妥协,从而确保G7机制达到美国和六国短期利益冲突下的脆弱平衡。

  众所周知,莫说所谓“临时停火协议”,即使达成正式停火协议,也未必能够结束俄乌冲突。须知,美、乌、俄、欧各方在冲突中存在不同利益诉求,更充满各种算计,一纸声明又如何能够让进入第4个年头的俄乌冲突结束实现和平?

  G7声明最终选择模糊化处理,仅呼吁“在平等基础上实现停火”,并暗示若俄方拒绝将面临“进一步代价措施”。这种表述既避免直接与俄罗斯对立,又为后续施压留出空间,典型体现了特朗普政府“交易式外交”的特征。

  相较于对俄立场的摇摆,G7在涉华议题上则展现出“一致性”强硬。G7外长会发布的联合声明删除了此前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转而采用“对台海使用武力改变现状深感关切”等措辞,甚至炒作“中国军事威胁”、“向俄提供武器”等攻击抹黑中国的言论。这种转向被解读为美国试图通过G7平台强化对华遏压,转移国内矛盾并重塑盟友体系。

  不过,特朗普2.0的关税战、扩张主义以及和俄罗斯的私下交易,让美国和盟友的矛盾趋于激化。在“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的激烈冲突中,六国不会轻易成为美国的遏华工具,反而会撺掇美国调转关税战枪口重点针对中国。所以,G7内讧不可避免,西方联盟底座已经松动。

  更重要的是,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风险,西方各国更无法摆脱和中国的经贸纽带。因此,G7外长会对华声明看似“强硬”,实则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