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我也想去月球看一看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两句话,出现在这次采访中。
“我记得我飞行回来,落地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说话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
“年轻人应该追逐梦想、仰望星空。一位哲学家说得非常对:‘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说话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近日,杨利伟、吴伟仁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中国人如何走向星辰大海。
飞天梦实现近22年——
“非常羡慕今天的航天员们”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
“千年飞天梦想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实现了。”近22年之后回望,杨利伟感慨,自己亲身经历了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的迅猛发展。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到今天已全部完成。
一路走来,杨利伟亲眼见证着一代代航天员的成长。从最早只有驾驶员,到现在拥有工程师、载荷专家等诸多工种。正在训练的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里,还有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载荷专家。
飞天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利伟形容,当年自己是“坐着拖拉机上太空”,今天航天员们“飞行过程中都可以面带微笑”。现在,航天员到了外太空,不但每个人都有铺位,每天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吃到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美食,“一周都能不重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