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施压乳品标示 方清泉:影响台酪农业

乳业协会秘书长方清泉。(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彰化3月14日电(记者 方敬为)纽西兰乳品今年起零关税输台,本土酪农要求效期效期14天内的乳品才可标示鲜乳,但传出美日不满施压,政策可能生变。“中华民国”乳业协会秘书长方清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进口乳品零关税上路,市占率一定会有变化,而本土乳品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鲜,也是本土酪农可以做出市场区隔的关键,倘若标示不能明确,对本土酪农产业有负面影响。

  台官方去年6月预告效期长达30天的乳品为“延长保存期限鲜乳”、“长效鲜乳”,引起本土酪农反弹,认为进口乳品强调“鲜”乳会冲击本土乳品,之后“行政院”指示效期14天内的牛乳才可标示为鲜乳,引发美日关切,认为用效期区分标示违反国际原则。“行政院”食品安全办公室11日坦言,为降低贸易冲突风险,具体细节有调整空间,但保障台湾酪农目标不变。

  对于进口乳品零关税以及产品标示议题,方清泉向中评社表示,过往液态乳的市场零售端占90%、业务端占10%,近年随着业务需求提高,现在液态乳版图中,零售占比降至45%,业务占比则增加至55%。今年起进口乳品零关税输台,有量体及价格上的优势,势必反映在市占率的变化上。

  方清泉指出,台湾的乳品市场,在零售端方面,过去本土与进口的市占率大概是8:2,不过台湾的本土产量最多就是一年46万吨,面对进口量体的提高,零售市场的市占率也可能产生变化,这是本土酪农最担心且关切的问题。由于台湾的酪农产业量体无法与纽西兰相比拟,受到气候条件以及土地面积的限制,台湾的乳产量要继续上升,并压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困难度。

  在业务市场方面,方清泉说,目前B To B的市占率,进口乳品已经上升至30%,因为业务市场讲求利润导向,业者要用低廉的价格取得原物料,那进口乳品就相对本土乳品更有竞争力,进口乳的市占率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这也是本土酪农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群头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