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荣:两岸同日为植树节的不易

李建荣

  中评社台北3月12日电(作者 李建荣)今年3月12日是“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百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国家”早经制定的植树节。台湾各地也都陆续举办植树活动,并有分送树苗的活动,广受民众欢迎,这也是纪念孙中山一生为国为民伟大贡献的一个方式表达。

  而在对岸的中国大陆也曾在邓小平的提议下,于1972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将每年的3月12日订为中国植树节。当时大陆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称,将3月12日设立为植树节,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不过自1986年后,大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的集体植树活动,已调整为四月的第一个休息日。但是维持对孙中山革命先行者的敬意,大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还保持着,继承着,甚至在孙中山重要的诞辰纪念日强调,该党是孙先生理念的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两岸毕竟同文同种,因此民俗节庆,全国各地人民都还同一天欢度春节、端午节及中秋节,也纪念着清明节。但是基于执政的意识考量,两岸其他的法定纪念日则多有不同,例如儿童节、青年节、父亲节等,甚至台湾还有228纪念日。因此两岸的执政当局,能共同以纪念孙中山为由,择定他的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是很有意义的共同看法,这何尝不是求同存异的政治现况。

  “中华民国政府”将3月12日“国父”逝世纪念日订为植树节,是有缘由的。因为孙中山不仅是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先驱,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