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政府报告涉台内容的重要意涵与信号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评论员 林艳)今年政府报告涉台内容虽仅有百余字,但在当前严峻复杂形势及特殊历史时刻下,如何理解大陆对台政策尤其重要。中评社也就此第一时间访问了17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及22位大陆涉台专家学者,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表述意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综合代表委员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有三个重要意涵及信号值得关注:
第一,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原则具有坚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报告坚持对台政策充分展现了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清晰。
我们看到,当前两岸关系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刻,不论是外部环境和岛内政局都出现了变化。从岛内因素看,赖清德上任以来,在民进党当局制造的执政乱局下,“反中抗中”“谋独”冒进挑衅不断,两岸官方交流合作也严重受阻。从外部因素看,特朗普重返白宫,引发新一轮的国际盘整及动荡,特朗普2.0对台政策仍然不确定,影响台海局势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复杂。
然而,面对内外变局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中央政府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没有丝毫动摇,并且再次强调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问题的总体方略。代表委员及专家学者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一致表示,报告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充分展现了战略定力、战略信心和战略清晰。
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大陆方面继续坚持现行的对台政策,具有两个意涵:一方面,展现了中央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以我为主”的定力与耐力。相比台湾地区因政局变动而导致的政策起伏,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时始终从国家整体战略为依归,具有全局高度的战略思维。这种稳定性不仅体现在政策上,更表现在具体实践中。因此,无论国际风云变幻,无论岛内政治变局,大陆都不会轻易改变既有的节奏和规划部署,也不会轻易动摇对台“总体方略”,而是坚定不移地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另一方面,展现了中央有能力掌握两岸关系主动权和主导权的战略自信。这种主导权不仅体现于对两岸终局的主导权,更体现在面对现实挑战环境下的“过程主导权”。例如,针对佩洛西窜台、赖清德的“台独”挑衅言论等,大陆所采取的包括军演、涉外交流等政策措施,均展现了“过程主导权”。目前,大陆在“过程主导权”上正持续不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