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黄岩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浙江黄岩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出台全国首个股份合作制“红头文件”,到如今的“中国模具之乡”,黄岩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绘出一条清晰的“上扬曲线”。

  有一组数据,充分表明民营经济之于黄岩的重要性——民营经济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0.3%,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9%,拥有上市企业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1家。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首发区域之一,黄岩将如何以变破局、以质为帅,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

  固“本”:制造为基 加速转型

  在一座由玻璃搭建而成的总控室,操作者只需点击鼠标,便可让生产的每一个维度实现数字化,且可掌握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这是浙江长珑车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日常写照。“通过数字赋能,现在的工厂更像个脑子聪明、眼疾手快的‘工程师’,将经验数据化,产品的不良率从3%降到了1%以下。”浙江长珑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经理王蔚表示,通过数字赋能,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增长40%以上。

  “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人同事”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在黄岩,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向智能化改造“进军”。

  制造业是发展之基。有着“中国模具之乡”“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国”字招牌的黄岩清醒认识到:想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间,推动民营经济从传统路径依赖中跳出来,以数字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是必须要置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