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辉屡失言 台“经济部”政策迷航

  中评社台北3月9日电/屡屡失言的“经济部长”郭智辉这次真的踩到“雷线”,不管是曝露政府对台积电赴美投资千亿美元掌握不力,还是“蒙古症”歧视性失言,都把蓝绿朝野、民团等全得罪。但“经济部”更大问题还不在他失言,而是产业、下属文官私下对他多是负评,这艘本该带领产业前行的船,此刻自己却陷入“迷航中”。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郭智辉创办崇越集团之前是“超级业务员”,因此对很多事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另外在台北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教管理,说起产业管理也是有模有样。但这些到了实际掌舵政府部门,却是变了调。

  郭的能言善道,实际上被认为是爱开支票,像是菲律宾买电由电缆送回台,一说出口备受各界质疑,连绿电商私下都打脸不可行。谈特朗普加征关税,他只能说对台影响不大,却少有因应措施。一开始说台电可自力不需政府补贴,现在又说没补贴要涨电价,政策摇摆不定。

  对内则是疾言厉色、领导独断,导致文官士气低迷,乃至离职。更糟糕的是,“经济部”要协助的产业界,现在谈到郭也是摇头。一些跟郭开过会的传产业者,就直批他开会都讲自己想讲的话,企业反映经营困局,他都没认真听,不然就讲几句漂亮话带过,让产业很灰心。而郭自己讲话屡屡失言,却又曾对内部下过“禁口令”,不许下面乱发言,导致政府透明度更加不足,更不清楚“经济部”施政方向。

  这次踩雷,是郭上任以来最大危机。他自己曾说过,从产业界来,却没想到公务沟通这么难。这次的教训,他必须赶快想清楚,如何带领“经济部”、如何与产业对话,否则可能让人对“赖政府”用人风格产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