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红:近三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载量逾全球一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卢哲俞敦平)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表示,中国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显着减少,近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人形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

  乔红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中国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她表示,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显着减少。近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探月机器人带回月壤。乔红表示,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通用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典型代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迅猛发展,她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了Q系列人形机器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它能够快速形成低成本和相对高性能的机器人系统,服务国家的工业和农业。”

  乔红还提到,未来,机器人系统将面临更大、更重要的舞台。这样的舞台不仅需要考虑机器人系统的批量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通用性、智能性、安全性,这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共同梦想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