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业议会:分判最多三层 方便管理
香港建造业议会将今年定为“专业精神年”,呼吁业界在不同工作范畴发扬专业精神,提升建造安全。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昨日表示,行业长期存在分判层级过多的痼疾,构成安全隐患,呼吁加强规管分判制度。他指出,层层分判不易管理,容易导致意外,“分判商越多,管理就越困难”。当出现死亡事故时,工地要长时间停工,产生很高成本。
何安诚强调,去年建造业死亡意外由前年的20宗降低至13宗,2025年目前为止有两宗,但意外“一单都嫌多”,会继续加强安全。减少分判商层级是行业共识,政府公务工程早前已确立总承建商以下,分判不得超过两层。私人市场方面,业界普遍认为“分三判”属可行,希望私人工程跟随,总承办商下最多只判三层,以保障工程的安全质素。
他又指出,现时AI蓬勃发展,议会积极推动开展4S“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截至去年底,已有逾500个(占整体六成)的香港工地获得4S标签,议会期望未来能将这一成果推广至所有工地,进一步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对公营工程的预算由900亿元增至1200亿元,他形容为行业带来“定心丸”,信息“正面、兴奋”,私人工程市场似乎已出现小阳春;建造业议会会加大对人才、安全及技术方面的投入,出资1.5亿元资助建造业界,为合共约2500个工程、建筑、测量、规划及园境的学位课程毕业生提供在职培训,协助更多青年人获取专业资格。相关建筑公司须于整个津贴期内雇用青年专才,人数不得少于获批名额。计划给雇主信心,挽留人才。业界亦会继续投资科技、投资人才,扭转公众以往对建造业的不良观感,吸引及留住年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