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推动绿色算电协同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着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和降碳减排。青海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备地,境内水丰、光富、风好、地广,水电资源居全国第五,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居全国第二,是我国的第四大风场,全省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化土地约10万平方公里,发展清洁能源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着眼国家所需、青海所能,持续扩大“总盘子”,提升“硬实力”。青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沙戈荒”基地建设、水电开发、储能示范、火电支撑等工作“多点开花”。截至2024年底,全省电力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4.6%,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西宁“光伏一条街”成为“追光”路上的青海名片,2024年全省多晶硅出口增长73.7倍,单晶硅棒实现首次出口,出口额占全国同类出口商品的12.1%,碳酸锂产量增长22.3%,锂电池出口增长77.5倍,全国外贸“新三样”中青海占了两样。青海以占全国4‰的人口、3‰的经济总量,贡献了全国7%左右的集中式光伏装机、5%左右的光伏发电量,计划到2030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达1.4亿千瓦,有力支撑全国能源保供大局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聚焦国家“双碳”目标,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大幅提升。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加快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和外送基地建设,世界首条绿电通道青豫直流外送范围拓展至15个省区市,累计外送电量超过680亿千瓦时,北京大兴机场、杭州亚运会用上了青海绿电。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内规划装机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高海拔单机容量最大的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建设,青桂直流将首次在国内实现电网跨经营区运行,年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800万吨以上。不断扩大绿证交易规模,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连续6年开展“绿电7日”“绿电9日”“绿电15日”“绿电三江源”等活动,不断刷新并保持着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为全国能源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