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如何走向未来?
什么是具身智能?这一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
有专家将具身智能概括为“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虽然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具身智能”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50年便被提出。受限于机器学习算法及软硬件条件,而后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得益于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不断发展与加持,学者普遍认为,具身智能将成为“会思考的机器人”。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指出,具身智能是可以在高变化下做出迅猛、精准反应的高质量、高性能智能系统。它既不是单纯的虚拟环境下的计算机仿真,也不是完全偏于物理空间的机电系统,与人形机器人系统紧密相关。
“我们希望能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实现交互,这意味着要让人工智能拥有实体,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能力,也即具身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表示,逐步让人工智能拥有实体,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当前,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介绍,她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了Q系列人形机器人。构建了“通用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核心底座通过智能算法对硬件系统不足的补偿,以及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形成了核心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