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误喂固体食物 明爱病人鲠喉不治
中评社北京3月6日电/据大公网报导,明爱医院发生“喂错餐”医疗事故事件,75岁男病人需进食流质或糊状的“软状食物”,医生在病历注明“DAT”,即“病人能吃什么就给什么”,但护士误以为可吃正常餐,男病人于本周一被喂食正常餐后鲠喉,抢救后情况持续转差,一个半小时后死亡。院方昨日公布事件,相信涉及医护沟通出问题。院方向家属致歉,成立根源分析委员会,八星期内完成调查。
有立法会议员关注事件是否与护士人手不足、未有时间翻查病人进食纪录有关,并建议检视病人饮食指示的书写准则,作出更清晰仔细的指示。
该名男病人有高血压及认知障碍症病史,上月起由吃碎餐,改为吃糊餐。他于上周五(2月28日)因腹部胀痛及无法排便,被送入明爱医院,治疗后情况好转,医生评估可进食“流质饮食”。事发于本周一(3月3日),医生再评估后,在病历写上DAT(Diet As Tolerated),即可进食平时可进食的食物。
成立委员会 八周内完成调查
明爱医院行政总监关慧敏昨日表示,护士和医生沟通出问题,误以为指示是病人可进食正常餐。一名有四年年资的护士发出喂餐指引,午餐时段,一名五年级护士学生向该病人喂食正餐,包括米饭、切碎的肉和菜,病人有咀嚼及吞咽,但其后咳嗽,心脏骤停。医护进行急救,但病人情况持续恶化,当日下午约一时半离世。注册护士与护士学生目前休假(详见表)。
关慧敏说,该名注册护士并非首次照顾该病人。被问到医生写医嘱时,有否列明病人可进食餐单,她说医生巡房时,护士会在旁,医护会讨论病人的治疗计划,包括膳食,认为今次属个别例子,将通过根源调查检视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