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福局:善用200亿拨款 合理购社福物业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大公报报导,财政预算案提出节省政府经常开支,由2024至25年度到2027至28年度,累计减幅7%。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昨日表示,用于社会福利的恒常开支已没有再调整的空间,但非恒常开支例如用于购置物业作社福用途的200亿元额度,可检视更有创意的方法处理。
孙玉菡昨日出席电视节目时表示,面对人口老化,社福服务需求大,政府在调整开支时,目标不在恒常开支,而可能是非恒常开支。
被问及如何推行资源效率优化计划,他提到以政府获拨款购置社福物业的200亿元额度非经常开支为例,既然较难买到位于地下或一、二楼等较低楼层的单位设置长者或儿童设施,可考虑“腾笼换鸟”的创意方式,与一些在较低楼层单位提供青年或家庭服务的机构商讨转换安排。
换言之,政府购买一些位处高层、价钱相对便宜的单位,让提供青年或家庭服务的机构使用,腾出的低层单位便可交由提供长者或儿童服务的机构使用。孙玉菡认为,此做法可节省成本,效果更理想。
政府于2020年6月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200亿元,用于购置60个物业作社福用途,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社会福利署仅用了约2.4亿元,购置了5个物业。
对于有意见提出利用200亿元额度非经常开支来减少削支幅度,孙玉菡表示,200亿元额度由财委会批出,用途清晰,只可用作购买社福物业,而且只是批出额度,钱尚未到位。他指出,必须严守财政纪律,经常开支和非经常开支属两本不同账簿,应分开处理。
孙玉菡又说,考虑到政府将要削减拨款,当局早前已放宽社福机构向社会福利署回拨储备的期限,大机构可保留储备六年,小机构五年。此举正是希望机构在现时拨款相对充裕时多作储备,在财务上享有更大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