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基金会东帝汶登革热防控项目成果见刊

共享基金会在东帝汶开展的登革热防控先导项目成效显着,当地登革热的整体感染率较同期下降10%(图源:文汇网)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文汇网报导,登革热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级紧急事件,去年全球有超过一千万人感染。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直接治疗的方法,防控工作仍是最好的干预措施。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任理事会主席的非政府慈善机构共享基金会,近年在东帝汶开展的登革热防控先导项目成效显着,与邻近国家上升2至3倍的情况比较,当地登革热的整体感染率较同期下降10%。有关成果已刊登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刺针》(The Lancet)。

  文章由基金会管理层及项目团队撰写,包括基金会总干事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对外事务)陈英凝、基金会研究及发展总监及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兼任讲师杜沛欣、基金会项目专员(东帝汶)陈卓瑜,以及梁振英。

  东帝汶自2021年底以来,登革热病例激增。去年一月,共享基金会在东帝汶卫生部、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的支持下,开展全球首个“预防登革热先导项目”,包括向当地捐赠大量的防蚊物资,如灭蚊灯、苍蝇纸、蚊帐、快速测试剂和大量教育宣传海报,所有物资覆盖全国14个省份。

  鉴于先导项目的成功,基金会在去年7月正式启动为期两年的“登革热防控项目”,在全国国家医院、转诊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开展,提供基本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公众卫生意识、改善预防措施,并为受登革热影响的患者提供治疗。

  项目至今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去年登革热流行季节期间,东帝汶的登革热发病率较2023年同期整体下降10%,而印尼和新加坡等邻国病例数却增加了2至3倍;东帝汶首都帝力的登革热发病率,从2023年估整体个案的77%,下降至去年的46%。此外,快速测试剂的使用不但改善了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就医情况,进一步遏制了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