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洲恐龙化石吸引 游客免费“探古”体验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古迹办与渔护署联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以及香港、内地和其他地方的专家及研究机构合作,推展恐龙化石清修工作和研究,以鉴定赤洲恐龙的种类和习性,探索香港远古时期的古生态面貌。\大公报记者赖振雄
香港政府在去年10月23日公布,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地点是位于香港地质公园新界东北水域的赤洲,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初步鉴定,化石属于白垩纪时期(约1.45亿年至6600万年前)的大型年长恐龙。
与内地古脊椎所合作
宁汉豪昨日(2日)在网志表示,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在去年10月,签署《关于深化地层古生物及史前时期遗址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以开展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鉴定、培训、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
宁汉豪表示,恐龙化石的发掘及研究,是《框架协议》下首个合作项目,合共发掘了约30块含恐龙骨骼化石的岩石,最大的长约70公分,现正进行清修工作,以便深入研究恐龙化石,鉴定恐龙的种类和习性,探索香港远古时期的古生态面貌,相关研究发现将进行专家论证,最终的研究成果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