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 天津迎来新机遇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十年,2月26日,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成效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结合会议精神,聚焦“新十年”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京津同城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以前做新产品验证,给北京的机构寄送样品来回就要一周,如今上下楼就能解决问题。”中科芯创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轶坤说,中关村(智造)中试服务平台落户天津市河北区后,众多天津企业享受到北京成熟的科创服务,成果转化不断加速。
近年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效果明显。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双认为,留住人才、进一步激发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的经济效应,还需要京津两地全方位加深合作。
“天津将接续谋划新一批京津同城化发展重点任务,促进两个超大城市产业业态、城市流量和经济活力双向提升。”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戴永康说。
这些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动北京中关村新一轮24条先行先试政策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复制推广,协同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等。
今年1月,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和北京总部对接引育的天津智清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其研发的粉体材料可以用于水质净化、新型建材等多个领域。
“在两地协同机制下,我们迅速获得了5000平方米厂房和超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从北京过来的企业负责人苏振国表示,今年将借助天津的广泛应用场景加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