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两会首场发布会 刘结一谈热点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海涵卢哲)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科技创新、首个“非遗版”春节长假等热点话题,刘结一都作了回应。
谈经济,刘结一说,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增速达到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日新月异。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春节期间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家电和音像器材热销,同比增长166.4%,旅游业增收37.5%。中国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他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消费需求仍然不足,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待化解。但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他也谈到,过去一年,中国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地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取得新进展,进博会等国际展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我们将持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我们将持续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谈科技创新,刘结一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开启新征程。全国政协聚焦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发力,为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强化战略人才力量、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等协商建言。针对完善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科创产业协同发展等,深入高校、企业、人才服务单位、科研院所,调研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意见,促进人尽其能、各展其才。积极推动教育公平百校示范行动,与边疆地区部分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帮扶,以数字资源共享、信息化教学装备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重点,助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有130多位两院院士,还有许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方面的领军人才。他们立足各自岗位,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人才自主培养、科技自立自强。
谈政协履职工作,刘结一表示,去年,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组织重大问题专题研究42项,举办各类协商议政活动85场次,办复提案5千余件,报送信息1万余篇。各专门委员会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委员进乡村、入工厂、访院校、下社区,与民主党派中央协同调研,与地方政协联动协商,一条条来自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施策的政策选项,彰显了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政协也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侨方面增进团结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统筹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民主故事。持续推进委员履职“服务为民”,34个界别的委员开展“科普万里行”“送文化下基层”“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等活动2万人次,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