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成为香港电影史一个里程碑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哪咤2》不仅成为全球电影史上现象级存在,也成为香港电影史的一个里程碑。《哪咤2》在香港、澳门正式上画后,各区戏院再现人龙,入场者不分年龄,不少是一家老少齐捧场。《哪咤2》不负众望,首日票房657万港元,成为港澳电影史上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和内地电影开画票房冠军,至昨日中午票房已突破1000万港元。

  哪咤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已出现。稍后的《封神演义》将哪咤描绘为手握乾坤圈、身披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淘气活泼又威风凛凛的英雄少年形象。此后,创作者们从中汲取养分,相继打造了诸多哪咤经典银幕形象,诸如《大闹天宫》、《哪咤闹海》、《哪咤传奇》等等,成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2019年《哪咤1》面世,以“烟熏妆”颠覆传统形象,票房突破50亿人民币;蛇年贺岁《哪咤2》人设更为丰满,经典台词“若前方无路,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便扭转乾坤”,激发起公众的强烈共鸣。

  哪咤与香港也有不解之缘。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香港各地用不同方法抗疫。在深水埗,居民相信是因为妖魔鬼怪作祟而导致瘟疫出现,于是从惠阳迎请神通广大的三太子(哪咤)来驱邪镇妖。神奇的是,哪咤神像在香港出巡后,疫情便停止了,当地居民于1898年集资兴建了三太子庙以作纪念,大门对联“驱除疠疫何神也 功德生民则祀之”,表达了居民的感激之情。三太子庙于1985年及2006年重修,如今是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香港境内庙宇无数,中外神祇众多,三教九流皆有信众,彰显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魅力,也是“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生动体现。从优秀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再以现代视角重新演绎,可以赋予传统以崭新的生命。去年打破香港电影史票房纪录的《破.地狱》,也是源自道教殡葬文化。有理由相信,香港继续发挥创意,一定能再创东方荷里活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