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保育成果发表会 七家湾生态美景暴红

台湾樱花钩吻鲑。(雪管处提供)

  中评社台北2月24日电/雪霸公园管理处(雪管处)上周六举办今年办理保育研究成果发表会,呈现武陵湿地水栖物种数创新高,其中空拍武陵溪流调查样点的美照,适逢七家湾溪两岸樱花绽开盛况,更让人惊叹不已。

  雪管处于22日在公共资讯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办“高山流水记趣”2024年度保育研究成果发表会,邀请中兴大学特聘教授林幸助及“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正雄莅临分享,共吸引近百位民众前来参与。

  台湾樱花钩吻鲑是本土保育史上的元老级动物,早在冰河时期就来到台湾,基本体色如深绿松石、腹部则为银色,沿身体两侧有9个垂直椭圆形的深色斑点和十余个较小黑点,因嘴宽延伸到眼睛下方,其状如钩而得名。

  雪管处指出,武陵地区溪流是台湾樱花钩吻鲑的重要栖地,也是台湾重要湿地。自2015年起委托专业研究团队进行多面向的长期生态监测,涵盖水质、物理栖地、藻类、水栖昆虫、两生类、鱼类、鸟类、植群等,研究人员分享历年调查发现与台湾樱花钩吻鲑共同利用武陵溪流的各种生物类群。

  其中,雪管处自2011年拆除七家湾溪一号坝后,历经十余年研究成果发现,水栖昆虫物种数量创新高,鲑鱼数量增多,野外环境达1万6897尾。武陵地区溪流的七家湾溪及高山溪也有近9千尾,各项水质等环境已改善许多,且台风洪水对鲑鱼数量造成的影响较往年小,显示拆坝不只能直接提升鲑鱼的栖地品质,溪流生态系成熟度并逐年提高,生物韧性也随之增加。

  透过累积多达20年生态监测科学数据,亦发展出成熟的生态研究方法,可作为台湾高山溪流碳收支研究的理想起点。武陵地区长期监测成果提供关键资料以分析碳通量变化,2024年研究成果发现桃山西溪和有胜溪为碳汇系统,观鱼台、养殖场与高山溪等则为碳源系统,未来将进一步解析高山溪流生态系的碳汇贡献。

  而七家湾溪两岸樱花盛开美景,更是令人赞叹,游客赏樱之余更能近距离观察水下鲑鱼游动的生态景观。雪管处表示,今年度将持续进行高山溪流生态监测研究,明年度的成果发表会预计分享高山溪流鸟类的调查成果,十分精彩可期。

七家湾溪两岸樱花盛开美景,令人赞叹不已。(雪管处提供)

中兴大学特聘教授林幸助,分享高山溪流碳汇。(雪管处提供)

七家湾溪一号坝改善后的环境,不仅提升鲑鱼的栖地品质,生物韧性也随之增加。(雪管处提供)

台湾樱花钩吻鲑。(雪管处提供)

  中评社台北2月24日电/雪霸公园管理处(雪管处)上周六举办今年办理保育研究成果发表会,呈现武陵湿地水栖物种数创新高,其中空拍武陵溪流调查样点的美照,适逢七家湾溪两岸樱花绽开盛况,更让人惊叹不已。

  雪管处于22日在公共资讯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办“高山流水记趣”2024年度保育研究成果发表会,邀请中兴大学特聘教授林幸助及“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正雄莅临分享,共吸引近百位民众前来参与。

  台湾樱花钩吻鲑是本土保育史上的元老级动物,早在冰河时期就来到台湾,基本体色如深绿松石、腹部则为银色,沿身体两侧有9个垂直椭圆形的深色斑点和十余个较小黑点,因嘴宽延伸到眼睛下方,其状如钩而得名。

  雪管处指出,武陵地区溪流是台湾樱花钩吻鲑的重要栖地,也是台湾重要湿地。自2015年起委托专业研究团队进行多面向的长期生态监测,涵盖水质、物理栖地、藻类、水栖昆虫、两生类、鱼类、鸟类、植群等,研究人员分享历年调查发现与台湾樱花钩吻鲑共同利用武陵溪流的各种生物类群。

  其中,雪管处自2011年拆除七家湾溪一号坝后,历经十余年研究成果发现,水栖昆虫物种数量创新高,鲑鱼数量增多,野外环境达1万6897尾。武陵地区溪流的七家湾溪及高山溪也有近9千尾,各项水质等环境已改善许多,且台风洪水对鲑鱼数量造成的影响较往年小,显示拆坝不只能直接提升鲑鱼的栖地品质,溪流生态系成熟度并逐年提高,生物韧性也随之增加。

  透过累积多达20年生态监测科学数据,亦发展出成熟的生态研究方法,可作为台湾高山溪流碳收支研究的理想起点。武陵地区长期监测成果提供关键资料以分析碳通量变化,2024年研究成果发现桃山西溪和有胜溪为碳汇系统,观鱼台、养殖场与高山溪等则为碳源系统,未来将进一步解析高山溪流生态系的碳汇贡献。

  而七家湾溪两岸樱花盛开美景,更是令人赞叹,游客赏樱之余更能近距离观察水下鲑鱼游动的生态景观。雪管处表示,今年度将持续进行高山溪流生态监测研究,明年度的成果发表会预计分享高山溪流鸟类的调查成果,十分精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