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民:特朗普提高药品关税 台应思反制

曾任高雄医学大学副校长的国民党籍前“立委”陈宜民接受中评社专访。(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2月27日电(记者 张颖齐)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并称要对药品课征25%甚至更高的进口关税。曾任高雄医学大学副校长的中国国民党籍前“立委”陈宜民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台湾政府应评估方案去因应,台湾也可打关税战,且鸡蛋别都放在同个篮子,除投资更多经费研发新药,也可重视中草药开发研究。

  台“经济部”统计处统计,台湾制药近年出口金额逐年成长,2023年出口值达美金18亿元,创历年新高,年增16.3%,其中以美国为最大市场、占比39.8%约美金7亿元、较2022年增加11.9%;其次为欧盟占10.8%、东协占10.5%,日本市场占比10.1%,超越中国大陆9.1%,连续6年正成长。

  陈宜民,出生于高雄,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学博士,现任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永续发展组召集人,专长研究癌症、爱滋病防治和流行病学。历任“立委”、高雄医学大学副校长、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长。

  陈宜民指出,特朗普关税战,很多都是从美国利益考量,且表现给美国选民看,因此会挑些明显有感的项目去做。美国制造药品目前打不赢欧洲,所以靠加税可能会是个途径,其实药品本来就满贵,专利药更贵,研发过程很辛苦,需花很多经费,学名药较便宜,印度即可买到更便宜的学名药。

  陈宜民提及,特朗普除想对药品课税外,任命的美国卫福部长小罗勃.甘乃迪(Robert F.Kennedy Jr.)也反对打新冠疫苗,对基改食品也很多反对的意见等,面对特朗普的政策,台湾若都还是将鸡蛋都放在同个篮子,只说要加强投资美国,那当然是不太好,国际贸易交流、政治考量,都该分摊风险,鸡蛋别都放在同个篮子,应与不同的国家合纵连横,台湾可加入不同的国际组织,用集体力量,再去看如何与美国合作,新加坡就是可好好学习的对象。

  陈宜民向中评社说,台湾要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好好盘点、挑选项目与美国合作,而非美国要什么都照单全收,比如军事采购就全听话,这不是很好,台湾应思考如何好好解决问题,比如药品关税、药价可能要受到的冲击,那台湾即可考虑集体大量采购以利议价、投注新药研发、开发中草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