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运图景看流动中国活力
这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也是有着史上最长春节假期的春运。40天内,超90亿人次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织流动。其中,铁路、民航发送旅客量分别达到5.1亿人次和9020万人次,自驾出行量71.7亿人次,均创下历史新高。
连日来,大江南北、关山内外,人潮涌动、车流如织。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多样丰富的交通工具、加速落地的智能应用、不断优化的服务流程,让更多人享受到平安、便捷、温馨的春运。新时代的春运图景里,寄托着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期盼,也映照出流动中国的满满活力。
运力与基建齐升——
“一日千里”照进现实
踏上归途,千里返乡要多久?
到粤打拼20多年的吴子林,曾是摩托车大军中的一员。前些年的春运,他几乎都是骑摩托车返乡。载好爱人孩子、拎上大包小包,一大早从中山出发,骑行12个小时。“路上不敢骑快,遇到下雨全身湿透。”
几年过去,回家的路还是那一条,时间刻度却不同了。这两年,家里添置了小汽车,摩托车正式“退役”了。“不到6小时就能到家,安全舒适!”
10多年前,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从珠三角地区出发,沿国道向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骑行返乡,曾是春运迁徙潮中的独特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