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鏖战三年 罢兵言和不易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据大公网报导,周一(2月24日)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满三年,大公报刊登“俄乌冲突3年”系列专题,对这场冲突所造成的军事、社会民生、地缘政治影响进行全方位透视。
在战场上,俄乌双方军队缠斗逾千日,已演变一场巨大的长期消耗战。俄罗斯目前占领了乌克兰约20%的土地,而长期依赖西方援助的乌克兰,兵源早已枯竭,迟迟无法收复失地,双方都出现某种“战争疲劳症”。随着豪言终结战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回白宫,美俄率先商讨停战,乌克兰和欧洲则沦为旁观者。和谈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外界关注在美俄主导下,这场冲突究竟将以何种方式结束。
三年大事记
第一年:全面爆发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要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俄军从北部、东部和南部发动进攻。
2022年3月:俄罗斯占领南部重镇赫尔松,由于在基辅附近停滞不前,宣布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军事行动”,转向顿巴斯地区。
2022年4月:乌克兰指控俄军在布查镇屠杀平民,俄方否认。俄军黑海舰队旗舰战舰“莫斯科号”被击沉。
2022年5月:经过82天的残酷围攻战后,亚速钢铁厂乌军投降,俄军正式夺下马里乌波尔,打通了本土通往克里米亚的“陆桥”。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标志着欧洲安全格局骤变。
2022年6月:乌军首次接收先进西方武器(如海马斯HIMARS),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