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台封杀陆三高校加码塑造仇中氛围

台教长郑英耀来自高雄,曾任中山大学校长、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长。他也曾是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文教基金会董事。(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2月24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台湾官方日前宣布不采认大陆华侨大学、广州暨南大学与北京华文学院等3校学历,也禁止学校与其交流,引发争议。三校之中以暨南大学在校台生较多影响较大,根据台官方说法,现暨大台生约1500名,规定修改前入学者,学历仍会受承认。但这无异是扩大寒蝉效应,阻止两岸学术交流、干扰台生赴陆就学,进一步撕裂两岸关系。

  台官方是以该三校直属大陆统战部为由,宣布不采认学历,禁止交流。台媒报导,一名在暨南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历,现在台工作的校友日前在个人社群痛喊“我到底做错什么”、“那怕有一张票投给民进党,就让我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沈痛表达不满。依台官方说法,这位暨大校友,乃至已入学尚未毕业的台生学历仍是被采认的。然而台官方现在的做法,对这三校及其学历都贴上政治标签,可能使其台湾校友陷入困境,未来如果是在台湾升学、就业都会受到影响。

  民进党政府此举更拉高对台湾高校与学生的寒蝉效应。这次台官方封杀广州暨南大学等三校,只是“教育部长”郑英耀20日出席大专校院校长会议前受访的宣布。在这场会议上,赖清德出席致词提醒高校校长与大陆交流要有风险意识、保护核心关键技术。陆委会主委邱垂正也在会中发表专题演讲强调,两岸学校交流勿成统战工具。官员的主轴都是“抗中”。

  台湾每年例行大专校院校长会议很少这么政治,今年赖清德加上邱垂正喊话,再加上“教育部长”郑英耀宣布封杀广州暨南大学等三所陆校,多管齐下,如同组合拳。以台官方这么“高规格”的处理,未来别说是公立学校很难与大陆高校交流,台湾私立学校因须仰赖官方补助与政策支持,也不敢轻举妄动,两岸学术交流走向低谷。

襄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