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摩洛哥的中医诊所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电/据人民网报导,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的午后,阳光洒在白色的建筑上,海风裹挟着大西洋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座以现代与传统交织并存而闻名的城市,人民网记者来到市中心马阿里夫区马阿里夫广场。车水马龙的热闹广场一角,翠绿挺拔的椰子树掩映中,有一幢乳白色的六层楼建筑,建筑的三层,是一家与众不同的诊所。推开古朴的木门,映入眼帘的不是冰冷的医疗器械,而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家具,墙上挂着中国书法、中国扇子和中国山水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气。这里便是穆罕默德·哈利勒博士创办的中医诊所——“中国传统医学中心”,它也是摩洛哥第一家中医医疗机构。
走进诊所,仿佛穿越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国。候诊室里,几位摩洛哥患者正安静地等待着,他们有的拿着茶几上的杂志翻阅着,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墙上的针灸穴位图。
一位身穿白大褂的长者从诊室走出,微笑着和记者握手、寒暄,并用阿拉伯语和法语和患者交谈。他,就是这家诊所的主人——穆罕默德·哈利勒博士。
哈利勒是摩洛哥第一位到中国学习中医的学生。1978年,他怀揣着对中医的热爱,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和北京中医医院学习西医和中医,经过8年的刻苦学习,最终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哈利勒博士决心将中医文化带回摩洛哥,让更多同胞受益。他在卡萨布兰卡创办了这家中医诊所,并亲自坐诊。起初,人们对中医并不瞭解,甚至抱有怀疑态度。但哈利勒博士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真诚的态度,逐渐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哈利勒博士的诊室并不大,但布置得格外雅致。一张红木诊桌,几把藤椅,墙上挂着一面巨大的中国扇子。诊桌上摆放着脉枕、针灸针和几本翻旧的中医典籍。哈里勒用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方法为患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