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农业科技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眼下春耕备耕正由南向北次第展开。育种、插秧、农资储备、田间管理……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在江西,各大农机大市场生意火爆,从耕地、播种到收获、运输,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机具设备一应俱全。搭载了先进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插秧机颇为走俏,基于最新的绘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论是直线行驶还是曲线作业,都能按照预设路线行进,保障作业面积全覆盖。

  今年,江西计划种植早稻1810万亩。当地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同时,江西省还通过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购买绿色高效农机装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新科技不仅用在了田地里,也用在育种技术上。在温暖的海南南繁基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鉴定模型,正在加速育种进程,这些即将收获的水稻种子将陆续北上播撒到田地中。

  在海南南繁基地,实现“一年繁育多代”,是这里的核心优势之一。如今,随着智能温控、人工光照等技术的突破,加代效率再次跃升。地处崖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正在利用智能化表型设施平台采集农作物生长数据,集成了6种传感器的表型设施就像给植物做全身扫描一样,轻松获取了眼前这些玉米植株的各项数据。植物CT是给植物进行体检,体检之后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表型数据,希望缩短当前作物的育种周期,提高新品种产出效率。

  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已聚集全国29个省份的700多家科研机构,年均有超60万份育种材料在此穿梭繁育。

  在安徽北部沿淮地区的小麦主产区阜阳市阜南县,这里的小麦正处于返青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