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界大混乱 香港抢人才良机
中评社北京2月20日电/据大公网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不足一个月,对内对外均推出了连串翻天覆地的新政策。香港人最关心的是加关税,担心关税战会对本地疲弱的经济造成打击。然而,祸兮福之所倚,香港近年寻求经济转型,锐意发展创新科技和生物科技,但一直不愠不火,如今碰上特朗普为减少开支,大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对科研机构的资助,当地科学家酝酿大举出走,为香港提供了一个争夺生物科技顶尖人才的黄金机会。
美国一直是全球生物医学研究的塔尖,与大多数国家相比,当地政府愿意拨出更多资源去支持科学研究和创新。长期以来,NIH是当地生物医学研究的最大资助者,2024年发放了约350亿美元的资助,吸引全球各地的年轻科学家前往美国发展。
削医研拨款 特朗普自挖墙脚
特朗普上台一个月未满,联邦政府取消了NIH拨款审查小组会议,对研究资助审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并终止了与DEI(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相关的联邦计划或资助。一连串新措施对联邦卫生和科学机构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大量生物科技和医疗相关研究项目前途未卜,拨款审查小组会议停顿更引发整个学术界的恐慌,担心NIH的使命将被颠覆。
目前为止,最令科研人员和机构不满的是政府指令,对于已获NIH研究拨款的项目,要求用于日常开销的费用限制在15%。一般来说,这些开销是用于研究中心的设施和营运“间接成本”,如后勤工作人员的薪资,水电费、保安费、租金,以及其他基本维护费用。新变化将大大降低研究机构调拨财政资源的灵活性,不仅威胁到科学家个人的职业前景和生计,一些主要靠NIH拨款支持的学术或创新项目,甚至不得不缩减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涉及从阿兹海默症到儿童癌症的一系列疾病,严重打击研究人员士气。
长期以来,NIH研究拨款支持了美国的生物医学创新体系,创建了一个发现管道,待科学家研究有成后才商业化,促进了制药行业的技术转让。近期一连串破坏性政策,削弱了科学家对于政府支援的信任。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担心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可能会放弃推动医学和科学创新的学术研究,投向私营部门;部分研究人员甚至会考虑离开美国,到国外寻找更稳定的发展,长远会破坏美国在生物技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