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院试行AI草拟医疗报告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医院管理局早前就管理系统性问题作出检讨,计划下个月在6间医院试行生成式AI草拟医疗报告,最后由医生检视及修改后签署,若运作畅顺,今年内将推展至大部分公立医院,预计对需撰写报告较多的骨科等帮助较大。同时,医管局希望培养敢言文化,鼓励员工用手机应用程序向部门或上司直接表达各种意见。

  医管局在去年底检讨医院管理系统性问题,预计今年6月底前提出的31项建议,包括利用科技支援临床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等。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昨日表示,医管局将于下个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草拟医疗报告,例如由医生写出要点,用AI完成报告,或AI起草报告后再由医生修改,他强调,所有医疗报告最后都会由医生检视后才签署。

  高拔升指出,医管局在2023年共收到11万份医疗报告申请,而目前医生撰写医疗报告平均需占8%至10%的工作时间。他表示,相信在工序上可帮助人手更快处理大量病人资料,计划下月将在6间公立医院试行,包括玛嘉烈医院、明爱医院、联合医院、将军澳医院、伊利沙伯医院及天水围医院。

  推动员工敢言文化

  同时,医管局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分析患者临床数据。医管局医疗信息主管彭育华表示,去年9月已在博爱医院两间病房试行“人工智能患者风险预警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患者维生指数及化验结果等临床数据,并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HA Chat和病房智能显示屏,即时通知临床医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