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迎着春风“拔节向上”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一号改革工程”,不断在降成本、促融资、拓空间、优环境上下功夫。“工业上楼”向天空要地,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在深圳,已诞生世界500强企业10家,1.1万家“中量级”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百万级的小微企业。
迈瑞医疗是深圳一家做高端医疗器械的企业。这是不久前企业发布的一款AI掌上超声设备。记者来到企业位于光明区的生产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国产医疗器械正在陆续下线交付客户。目前,这家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而在全国,在近期各地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高频词,上海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推出58条任务举措。在甘肃,开发建成了全国法院首个营商环境信息平台,全面推行“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等系列服务举措。各地各部门都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细化政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助企“组合拳” 民企创新活力加快释放
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在打出助企帮扶“组合拳”,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涌现。
在上海,建立起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打造3个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和2个民营经济总部园,加快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安徽提出今年要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力争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的比重超过80%。在山东济南,持续深入推进“攀登行动”,支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目前已有640余家企业获得企业授信54.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