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执政满月对台动向浅析

  中评社北京2月20日电/据香港商报报导,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已近一个月,其对台动向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观察其一个月来涉台言论、人事安排及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举措,可以看出未来美国对台政策的一些端倪。

  当下采取模糊回避策略

  特朗普刚上台,主要精力集中在更为紧迫的内政和更具战略意义的国际事务上,无暇顾及整体与台当局交往问题。但从其近期对台的态度和零星发表的有关台湾言论中,仍可窥视到美国未来对台政策的某些倾向性。1月20日就职典礼,特朗普冷遇赖清德派出的台湾“祝贺团”,明令禁止该团人员到就职典礼现场观礼,只能在第一资本体育馆和国会山庄游客中心观看直播。1月24日通过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主动与中方通话,表态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可见特朗普对台湾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务实性。对台海局势,他并未像其前任那样频繁发表强硬言论,而是更多地采取一种模糊和回避的策略。这种态度可能源于他对于中美关系的整体考量,以及对于台湾在中国内政中地位的认知。

  AIT主席更迭预示对台有新考量

  特朗普政府的人事变动,尤其是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的更迭,将成为观察其对台布局的重要视窗。特朗普就任次日即解雇拜登任命的“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此人在任期间与民进党当局关系密切,曾多次窜台。这一人事变动值得注意,既是在清理拜登时代的官员,也可能预示着美国在台布局将有某种调整。新任主席的选任及后续政策取向,无疑将进一步揭示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的真实意图。此外,特朗普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政策调整,如逼迫台电脑晶片和半导体产业回美、提高台积电产品关税、要求提高军费购买美国武器等,也将对台湾产生直接影响,反映出美国在处理与台湾相关事务时的复杂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