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黄牛”倒票,如何快准狠

购买外挂软件、内外勾结抢号囤票,扰乱市场秩序,警方开展专项整治。(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人民网报导,随着人民群众对文体和旅游活动需求的日益增长,一些热门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博物馆和景区景点出现“一票难求”现象,利益驱使下,“黄牛”倒票乱象丛生,屡禁不止。为何“黄牛”能抢到票?“黄牛”倒票有何危害?如何治理?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强化常态打击和防控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市场秩序。

  “看台票每张加价300元,内场票每张加价450元。”在某场热门演唱会一票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却称各种价位和日期都有票;部分火爆公共网球场“一场难求”,但一些热门场次却在网上被人加价转售……

  近年来,常有群众反映,一些热门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景区景点,总是买不到票,某些知名医院的专家号,排队再早都很难抢到。与此同时,为了牟取高额利润,一批职业“黄牛”利用科技等手段恶意抢占票源号源,加价倒卖,导致市场出现“一票难求”“一号难求”现象。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针对“黄牛”倒票乱象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抓获了多名犯罪嫌疑人,打掉了一批为“黄牛”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犯罪团伙。有关部门虽然频频出手打击,但“黄牛”倒票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实名制下“黄牛”是如何抢到票的?其倒票行为有哪些危害?如何快准狠打击“黄牛”倒票?记者展开调查。

  “黄牛”为啥能抢到票?

  通过购买外挂软件,与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人肉代排队插队、代购等方式囤票

  一张热门演唱会门票倒手就能赚上千元,一个医院专家号抬价几百元也能轻松出手,这让“黄牛”嗅到“商机”,打起了各类“稀缺”票、号资源的主意。一些“黄牛”甚至已经形成完整的抢票产业链。他们依托专门的抢票软件,在票源获取、转卖、分配利润等各个环节明确分工。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放以后,门票供不应求,然而售票系统中却出现同一账号一个月内购买门票7000次的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