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北都发债 不受公共财政制约

左图:政府将会发债融资,确保北都基建按时推展,不会受公共财政状况制约。右图:北都多项工程即将上马。(图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政府致力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预告,政府将会透过发行政府债券融资,确保北都工程按时推展,不会因公共财政状况而受制约。

  有经济学者建议,政府可以成立北都公司负责营运及发债,国际及机构投资者对长债较有兴趣,将债券息口定于4厘,并长达20至30年,将更具吸引力。\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陈茂波昨日在网志表示,北部都会区相关工程将陆续上马、产业用地逐步推出,加上其他重要民生相关的基建工程,例如北区医院扩建、启德新急症医院、公营房屋相关土地平整项目等,政府的工程开支将进入高峰期。

  他强调,发行债券以支持基建工程、投资未来,是国际惯常和普遍做法,很多地方的政府也会透过发债为基建项目融资,以促进经济发展。

  港债务仍处于低水平

  政府预计,本财政年度录得近千亿财政赤字。陈茂波引述国际机构报告,香港的债务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相对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只有约9.3%,即使略为提高,仍属于稳健水平,有本地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适当发行债务,以支持惠及民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项目,属“明智之举”。他认为,本港有条件、也有能力适度增加发债,灵活运用市场力量。

  陈茂波强调,发债筹得的资金不用于日常开支,是政府一直严守的财政纪律,随着基建工程逐步落成,未来的发债需求及规模亦会相应减少。

  他又提到,本年度政府发行的绿色债券和基建债券,机构投资者部分都录得近三倍至七倍的认购额,反映市场有庞大需求,以及对香港长远发展有信心。   可成立公司营运及发债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向《大公报》表示,若不希望基建债务长远影响政府账目,建议政府可以参考西九文化区等做法,成立特殊目的公司负责北都的营建和发债。他认为,政府日后可发行20至30年期等长债,并仿效美债,将息口定于4厘左右,吸引海外及机构投资者,“本地的资金应用于其他方面,所以目标应该是吸引海外或机构投资者认购。”

  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认为,本港发债比率仍然偏低,有一定空间发债,政府在债息有机会下行的周期内,应分阶段发债,并调整发债年期组合,加入中长期债券,一方面可维持经济稳定,也有助香港债市进一步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过去发行多种不同债券,大部分也深受投资者欢迎,2023至2024年度发行200亿元绿色债券及550亿元银色债券,保证息率4.75厘及4厘,市场反应热烈,政府最近一次在去年11月发行的基础建设债券,共收到127594份有效申请,申请的债券本金总额达177.76亿元,为目标发行额约89%,认购100手或以下的债券,均获全数配发。

左图:政府将会发债融资,确保北都基建按时推展,不会受公共财政状况制约。右图:北都多项工程即将上马。(图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政府致力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预告,政府将会透过发行政府债券融资,确保北都工程按时推展,不会因公共财政状况而受制约。

  有经济学者建议,政府可以成立北都公司负责营运及发债,国际及机构投资者对长债较有兴趣,将债券息口定于4厘,并长达20至30年,将更具吸引力。\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陈茂波昨日在网志表示,北部都会区相关工程将陆续上马、产业用地逐步推出,加上其他重要民生相关的基建工程,例如北区医院扩建、启德新急症医院、公营房屋相关土地平整项目等,政府的工程开支将进入高峰期。

  他强调,发行债券以支持基建工程、投资未来,是国际惯常和普遍做法,很多地方的政府也会透过发债为基建项目融资,以促进经济发展。

  港债务仍处于低水平

  政府预计,本财政年度录得近千亿财政赤字。陈茂波引述国际机构报告,香港的债务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相对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只有约9.3%,即使略为提高,仍属于稳健水平,有本地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适当发行债务,以支持惠及民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项目,属“明智之举”。他认为,本港有条件、也有能力适度增加发债,灵活运用市场力量。

  陈茂波强调,发债筹得的资金不用于日常开支,是政府一直严守的财政纪律,随着基建工程逐步落成,未来的发债需求及规模亦会相应减少。

  他又提到,本年度政府发行的绿色债券和基建债券,机构投资者部分都录得近三倍至七倍的认购额,反映市场有庞大需求,以及对香港长远发展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