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广答中评:交流越多台海和平越有保障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卢哲)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日前出席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时对中评社记者表示,现时两岸交流的环境越是艰难,越需要台海两岸去寻找、搭建更多的平台,建立更多的渠道、尤其是民间交流的渠道。交流越多,两岸的相互理解就越会增加,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就越有保障。

  李振广说,现时两岸的交流环境极其恶劣,除了舆论和交流环境不好以外,还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华文化论坛能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非常不容易,非常难得。“环境越是艰难,越需要台海两岸去寻找、搭建更多的平台,建立更多的渠道、尤其是民间交流的渠道。”李振广强调,“民间交流越多,两岸的相互理解就越会增加。”

  李振广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民间舆论有很强烈的对抗,现在需要化解。“当然我们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面也讲了,在对台政策方面我们要同台湾的各界别、各党派,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去协商、去谈、去讨论、去研究、去交流,这应该成为未来我们两岸学者和民众共同努力的方向,把交流做大。”李振广说,随着各地疫情政策的放宽,“我认为我们要加大力度促进两岸的交流。”他说,“文化是最柔性也是最容易的。它很少有什么政治分歧,这样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从文化交流做起,一步一步地把交流扩大。交流越大,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就越有保障。”   李振广认为,交流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福祉,有识之士应该大力去做。“学者也好、民众也好,包括媒体,我认为从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方方面面做起来之后,交流的人越多,两岸对立的情绪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大家都是隔海对骂,那情绪就会越来越激烈。所以说交流是化解分歧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去做。”李振广表示,正如参与论坛的人士会把两岸理性的声音传递出去一样,与会者感受到两岸交流的温暖,会影响身边的人,“那么两岸同胞会慢慢地走向心灵契合,而不是走向心灵的对抗和情绪的对抗。这是一件大好事,要好好去做。”

  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近日在北京以“云会议〞形式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华文化建设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来自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以多种形式与会。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卢哲)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日前出席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时对中评社记者表示,现时两岸交流的环境越是艰难,越需要台海两岸去寻找、搭建更多的平台,建立更多的渠道、尤其是民间交流的渠道。交流越多,两岸的相互理解就越会增加,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就越有保障。

  李振广说,现时两岸的交流环境极其恶劣,除了舆论和交流环境不好以外,还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华文化论坛能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非常不容易,非常难得。“环境越是艰难,越需要台海两岸去寻找、搭建更多的平台,建立更多的渠道、尤其是民间交流的渠道。”李振广强调,“民间交流越多,两岸的相互理解就越会增加。”

  李振广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民间舆论有很强烈的对抗,现在需要化解。“当然我们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面也讲了,在对台政策方面我们要同台湾的各界别、各党派,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去协商、去谈、去讨论、去研究、去交流,这应该成为未来我们两岸学者和民众共同努力的方向,把交流做大。”李振广说,随着各地疫情政策的放宽,“我认为我们要加大力度促进两岸的交流。”他说,“文化是最柔性也是最容易的。它很少有什么政治分歧,这样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从文化交流做起,一步一步地把交流扩大。交流越大,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就越有保障。”